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00245)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处断的一罪包括( )。

  • A.集合犯
  • B.结合犯
  • C.连续犯
  • D.吸收犯
  • E.牵连犯
15

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有( )。

  • A.共同过失犯
  • B.同时犯
  • C.片面共犯
  • D.超出共同犯罪故意之外的犯罪
  • E.事前无通谋的销赃
16

广义刑法包括( )。

  • A.国内刑法
  • B.国际刑法
  • C.刑法典
  • D.单行刑法
  • E.附属刑法
17

作为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所剥夺的权利包括( )。

  •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B.言论、出版自由
  • C.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 D.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 E.担任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18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妨害公务罪犯罪对象的人员有( )。

  • A.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 B.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人大代表
  • E.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19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 A.从旧原则
  • B.从轻原则
  • C.从新原则
  •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0

下列各种刑法解释中正式的刑法解释是( )。

  • A.文理解释
  • B.司法解释
  • C.比较解释
  • D.补正解释
21

我国刑法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原则是( )。

  • A.普遍管辖原则
  • B.保护管辖原则
  • C.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
  • D.属人管辖原则
22

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 )。

  • A.公安机关
  • B.人民检察院
  • C.人民法院
  • D.法院合议庭
24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 )。

  • A.适用最轻的刑种处罚
  • 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轻的刑罚
  • 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轻的刑罚
  • D.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
25

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是( )。

  • A.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
  • B.利用有故意的工具
  • C.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
  • D.利用共犯的行为
26

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特征的是( )。

  • A.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 B.刑法针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
  • C.行为人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
  • D.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只能是故意
27

组织卖淫罪犯罪对象的“他人”( )。

  • A.只限于女
  • B.包括女性和男性
  • C.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
  • D.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和男性
28

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情节严重”属于( )。

  • A.犯罪主观要件
  • B.犯罪客观要件
  • C.犯罪客体要件
  • D.综合性要件
29

想象竞合犯属于( )。

  • A.处断的一罪
  • B.法定的一罪
  • C.实质的一罪
  • D.实质的数罪
31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

  • A.国家工作人员
  •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C.司法工作人员
  • D.具有一定地位的国家工作人员
32

我国刑法规定的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不能是( )。

  • A.古代钱币
  • B.港币
  • C.台币
  • D.外国货币
33

我国刑法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 )。

  • A.故意犯罪,并且具有谋利的目的
  • B.故意犯罪,并且具有出卖的目的
  • C.故意犯罪
  • D.故意犯罪,并且具有索要财物的目的
34

行贿罪在主观上的法律特征是( )。

  • A.故意犯罪
  • B.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 C.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 D.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物质利益的目的
35

依照法律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指使、强令他人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违章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 A.应以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
  • B.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 C.应以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定罪处罚
  • D.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
36

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 )。

  • A.中国公民
  • B.一般主体
  • C.国家工作人员
  •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7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 )。

  • A.司法工作人员
  • B.行政执法人员
  • C.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
  • D.执法人员
38

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 )。

  • A.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B.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 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
  • D.应以抢夺罪加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