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11
-
减刑
- 12
-
犯罪故意
- A.犯罪主体是否属于司法工作人员
- B.客观上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C.包庇的对象是否包括已决犯
- D.是否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
- E.是否要求情节严重
- 14
-
罪刑相适应原则
- 15
-
单位犯罪中的单位包括
- A.公司
- B.企业
- C.事业单位
- D.机关
- E.团体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 D.犯意表示
- E.犯罪既遂
- A.防卫过当
- B.犯罪后自首的
- C.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
- D.犯罪中止的
- E.受贿后积极退赃的
- 18
-
放纵走私罪的犯罪主体是
- A.海关工作人员
- B.司法工作人员
- C.检验、检疫工作人员
- D.侦查工作人员
- A.扩张解释
- B.缩小解释
- C.体系解释
- D.历史解释
- E.反对解释
- A.随意殴打他人
- B.聚集多人成帮结伙地相互攻击对方的身体
- C.追逐、拦截、辱骂他人
- D.强拿硬要公私财物
- A.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B.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 C.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 D.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 A.必须是特定的人
- B.可以是单位
- C.可以是死者
- D.必须是特定的一人
- A.数额较大的行为
- B.数额巨大的行为
- C.情节严重的行为
- D.情节恶劣的行为
- A.已满14周岁的妇女
- B.不满14周岁的妇女
- C.已满16周岁的妇女
- D.已满18周岁的妇女
- 25
-
票据诈骗罪的“票据”是指
- A.委托收款凭证
- B.汇款凭证
- C.银行存单
- D.汇票、本票、支票
- 26
-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 A.只能是故意,不能是过失
- B.只能是过失,不能是故意
- C.只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 D.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 A.成立走私黄金罪
- B.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 C.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D.违反海关法,但不构成犯罪
- A.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
- B.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
- C.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 D.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 A.重罪
- B.国事罪
- C.自然犯
- D.非亲告罪
- 30
-
犯罪动机的主要作用是
- A.影响定罪
- B.区分此罪与彼罪
- C.区分罪与非罪
- D.影响量刑
- 31
-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惩罚犯罪
- B.打击犯罪
- C.预防犯罪
- D.消灭犯罪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 B.有意行为与无意行为
- C.作为与不作为
- D.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0年
- A.普遍管辖原则
- B.保护管辖原则
- C.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
- D.属人管辖原则
- A.普遍管辖原则
- B.属人管辖原则
- C.属地管辖原则
- D.保护管辖原则
- 37
-
拘役的执行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 B.公安机关
- C.人民检察院
- D.司法行政机关
- A.附属刑法
- B.单行刑法
- C.我国香港地区刑法
- D.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