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自考刑法学(00245)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的区别表现在()

  • A.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 B.主体不完全相同
  • C.主观故意内容不同
  • D.罪过形式不同
  • E.手段不同
15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分为()

  • A.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B.在死刑缓期执行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将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 C.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 D.对于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其期限为6个月以上3年以下
  • E.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16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包括()

  • A.对象错误
  • B.打击错误
  • C.因果关系错误
  • D.法律认识错误
  • E.违法性认识错误
17

属于真正身份犯的包括()

  • A.贪污罪
  • B.伪证罪
  • C.包庇罪
  • D.妨害公务罪
  • E.报复陷害罪
18

论理解释包括()

  • A.扩大解释
  • B.反对解释
  • C.历史解释
  • D.文理解释
  • E.当然解释
1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

  • A.法官
  • B.司法工作人员
  • C.法官、检察官
  • D.一般主体
20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是()

  • A.一般主体
  • B.国家机关
  • C.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
  • D.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21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与妨害公务罪区别的关键在于()

  • A.犯罪对象不同
  • B.犯罪手段不同
  • C.犯罪主体不同
  • D.罪过形式不同
22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行医罪主体是()

  • A.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 B.一般主体,且只限于自然人
  • C.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 D.非法从事医疗活动的人
2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冒充的对象只能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B.国家工作人员
  • C.领导
  • D.国家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
25

我国刑法规定,组织乞讨罪的行为对象是()

  • A.他人
  • B.残疾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 C.残疾人、儿童
  • D.残疾人、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6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

  • A.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
  • B.故意,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 C.故意,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 D.故意,无需谋利的目的
27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

  • A.减轻处罚
  • B.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免除处罚
28

我国刑法规定的投敌叛变罪的主体是()

  • A.中国公民
  • B.司法工作人员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国家工作人员
29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

  • A.司法工作人员
  • B.军人和警察
  • 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 D.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
3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刑罚权的内容的是()

  • A.制刑权
  • B.求刑权
  • C.行刑权
  • D.教育改造权
31

我国刑法规定的没收财产是()

  • A.将犯罪人的犯罪所得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
  • B.将犯罪人犯罪所得的一部分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
  • C.将犯罪人所有的及其犯罪所得的财产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
  • D.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
32

正当防卫时,现实的不法侵害()

  • A.必须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
  • B.只能是作为的不法侵害
  • C.不能是自招的不法侵害
  • D.只能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不法侵害
33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 A.从轻处罚
  • B.从重处罚
  • C.减轻处罚
  • D.免除处罚
34

不属于犯罪构成共同要件的是()

  • A.犯罪客体
  • B.犯罪主体
  • C.犯罪时间
  • D.犯罪主观要件
35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

  • A.社会关系
  • B.具体的物
  • C.法益
  • D.具体的人
36

下列各项不属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的是()

  •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 C.刑罚与犯罪人的身体情况相适应
  • D.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37

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被称为()

  • A.刑法的机能
  • B.刑法的目的
  • C.刑法的任务
  • D.刑法的效果
38

我国的刑法体系是指()

  • A.刑法的组成
  • B.刑法典的组成
  • C.刑罚方法的组成体系
  • D.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