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考中国法制史(00223)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革命根据地时期婚姻立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婚姻自由
  • B.一夫一妻
  • C.男女平等
  • D.保护军婚
  • E.一夫多妻
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所制定的法典有

  • A.《魏律》
  • B.《晋律》
  • C.《大业律》
  • D.《武德律》
  • E.《北齐律》
11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改革旧俗、保障民权”方面的法律有

  • A.《法官考试令》
  • B.《大总统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
  • C.《大总统令广东都督严行禁止贩卖猪仔文》
  • D.《大总统令内务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
  • E.《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文》
14

商朝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有

  • A.商王
  • B.卜者
  • C.大司寇
  • D.廷尉
  • E.贵族
15

南京国民政府六法体系中唯一未法典化的是

  • A.行政法
  • B.民法
  • C.刑法
  • D.诉讼法
16

《中华民国民法》所采纳的法律思想是

  • A.家庭本位主义
  • B.个人本位主义
  • C.社会本位主义
  • D.国家本位主义
1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负责审理全国行政诉讼案件的是

  • A.行政法院
  • B.平政院
  • C.大理院
  • D.都察院
18

北洋政府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德主刑辅
  • B.约法省刑
  • C.明德慎罚
  • D.隆礼重刑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律师法《律师暂行章程》公布于

  • A.清末时期
  •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C.北洋政府时期
  •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1

清末预备立宪的专门机构是

  • A.宪政编查馆
  • B.资政院
  • C.谘议局
  • D.修订法律馆
22

《大清民律草案》前三编的起草者是

  • A.俄国法学家
  • B.日本法学家
  • C.德国法学家
  • D.美国法学家
23

在身份继承方面,清朝的继承制度采用

  • A.独子兼祧制
  • B.诸子均分制
  • C.嫡长子继承制
  • D.非独子兼祧制
24

清朝体系最为庞大、条款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民族立法之代表性法律是

  • A.《理藩院则例》
  • B.《西藏通制》
  • C.《蒙古律例》
  • D.《回例》
25

对化外人相犯实行属地主义原则的是

  • A.《唐律疏议》
  • B.《大明律》
  • C.《元典章》
  • D.《宋刑统》
26

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时新增加的政治性罪名是

  • A.谋反罪
  • B.奸党罪
  • C.谋叛罪
  • D.谋大逆罪
27

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 A.《大元通制》
  • B.《条画五章》
  • C.《大扎撒》
  • D.《至元新格》
28

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是

  • A.《洗冤集录》
  • B.《折狱龟鉴》
  • C.《棠阴比事》
  • D.《疑狱集》
29

元朝法律将全体国民分为四等,其中第二等是

  • A.汉人
  • B.南人
  • C.蒙古人
  • D.色目人
32

中国古代最早将法典的篇数简化为十二篇的是

  • A.《魏律》
  • B.《晋律》
  • C.《北齐律》
  • D.《大律》
33

《唐六典》是唐朝的一部

  • A.刑事法典
  • B.行政法典
  • C.民事法典
  • D.诉讼法典
34

“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最早确立于

  • A.《泰始律》
  • B.《北魏律》
  • C.《北齐律》
  • D.《大业律》
35

“亲亲得相首匿”这一刑法原则正式确立于

  • A.西周
  • B.春秋战国
  • C.秦朝
  • D.汉朝
37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 A.《竹刑》
  • B.《七法》
  • C.《法经》
  • D.《宪令》
39

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 A.儒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C.墨家思想
  • D.法家思想
40

根据文献记载,制定“周礼”的人是

  • A.商鞅
  • B.周公
  • C.孔子
  • D.孟子
41

“世轻世重”的刑罚适用原则起源于

  • A.夏朝
  • B.商朝
  • C.西周
  • D.秦朝
42

中国古代第一部军法是

  • A.《伊训》
  • B.《盘庚》
  • C.《汤誓》
  • D.《甘誓》
43

夏朝与商朝的刑罚体系是

  • A.五礼
  • B.五听
  • C.五刑
  • D.九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