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信号量S的值仅由PV操作改变
- B.当S>0时,S表示可使用的资源数,或表示可使用资源的进程数
- C.当S=0时,表示无资源可使用,或表示不允许进程再进入临界区
- D.当S<0时,|S|表示等待使用资源的进程数,或表示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数
- E.当S≤0时,调用P(S)的进程必须等待
- A.组织通道程序阶段
- B.准备阶段
- C.把通道程序的首地址存放到通道地址字中阶段
- D.启动IO阶段
- E.结束处理阶段
- A.先进先出分配算法
- B.最先适应分配算法
- C.最高优先级分配算法
- D.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 E.最坏适应分配算法
- A.硬件故障中断
- B.程序性中断
- C.访管中断
- D.输入/输出中断
- E.外部中断
- A.9
- B.10
- C.11
- D.12
- A.控制科学实验
- B.控制生产流水线
- C.监督和控制飞机的飞行状态
- D.进行工业过程控制
- E.机票网络预订
- A.线程是进程中可独立执行的子任务
- B.一个进程内的各个线程共享进程的主存空间
- C.线程在生命周期会经历各种状态变化
- D.不同的线程不可以执行相同的程序
- A.wait和exit
- B.sleep和wakeup
- C.send和receive
- D.P和V
- A.破坏占有并等待资源条件
- B.破坏互斥使用资源条件
- C.破坏不可抢夺资源条件
- D.破坏循环等待资源条件
- A.在分配设备时适应性好,灵活性强
- B.用户编制程序时,对欲使用的设备需要指定该设备的绝对号
- C.用户编制程序时,对欲使用的设备仅需指定该设备的相对号
- D.用户编制程序时,欲使用的设备与实际能占用的设备相关
- A.150
- B.170
- C.180
- D.200
- A.建立文件、删除文件
- B.打开文件、关闭文件
- C.读文件、写文件
- D.移动文件、复制文件
- A.两部分都可以装卸
- B.两部分都不可以装卸
- C.两部分都有自己独立的目录结构
- D.两部分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目录结构
- A.0~1023
- B.0~2047
- C.0~4095
- D.0~8191
- A.最佳调度算法(OPT)
- B.最近最不经常使用调度算法(LFU)
- C.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
- D.最近最久未使用调度算法(LRU)
- 32
-
在早期的分时系统中,让多个用户的作业轮流进入主存储器执行。先把一个作业装入主存储器执行,当出现等待事件或用完一个时间片时,把该作业从主存换出,再把由调度程序选中的另一作业调到主存中。这种技术称为( )
- A.覆盖技术
- B.对换技术
- C.移动技术
- D.调度技术
- A.静态地址
- B.绝对地址
- C.相对地址
- D.物理地址
- A.从运行状态变成等待状态
- B.从运行状态变成就绪状态
- C.从等待状态变成就绪状态
- D.从就绪状态变成运行状态
- 35
-
不属于进程特性的是( )
- A.动态性
- B.并发性
- C.同步性
- D.异步性
- A.主存储器的保护
- B.主存中程序的浮动
- C.系统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 D.用户程序的具体功能
- A.创建原语
- B.撤销原语
- C.唤醒原语
- D.互斥原语
- A.中央处理器执行系统程序的状态是管态
- B.中央处理器执行用户程序的状态是目态
- C.目态下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
- D.访管指令只能在管态下执行
- A.chmod
- B.rename
- C.link
- D.lseek
- A.操作控制命令
- B.过程调用
- C.作业控制语言
- D.系统功能调用
- A.PDP-7
- B.PDP-8
- C.PDP-11/45
- D.PDP-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