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逻辑设备
- B.块设备
- C.用户设备
- D.虚拟设备
- A.内存地址寄存器
- B.I/O控制逻辑
- C.数据寄存器
- D.主机与设备的接口
- A.ASCII文件
- B.目录文件
- C.字符设备文件
- D.块设备文件
- A.读操作性能不好
- B.随着时间推移会形成很多“空洞”
- C.可以充分利用每个簇
- D.打开文件时需要频繁读取硬盘
- A.120ns
- B.102ns
- C.140ns
- D.122ns
- A.页框大小
- B.页内地址
- C.页目录号
- D.员表索引
- A.文件系统管理
- B.内存管理
- C.I/O设备管理
- D.进程管理
- A.易于实现信息共享
- B.支持虚拟存储
- C.提高内存的使用率
- D.预防抖动产生
- A.加载
- B.链接
- C.重定位
- D.编译
- A.外部碎片
- B.内部碎片
- C.颠簸
- D.抖动
- A.系统允许的最大进程数一定时,系统要求的响应时间越短,时间片取值应该越小
- B.系统最长响应时间一定时,时间片大小与系统允许的最大进程数成正比
- C.时间片大小不会影响进程的响应时间
- D.时间片大小一定时,系统进程越多,则系统响应时间越短
- A.M=2;N=2;W=2
- B.M=3;N=2;W=3
- C.M=10;N=3;W=4
- D.M=10;N=3;W=5
- A.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
- B.最短任务优先算法
- C.最低松弛度优先算法
- D.最早提交时间优先算法
- A.T1+T2+T3
- B.T1+T2+T4
- C.T2+T3+T4
- D.T1+T2+T3+T4
- A.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可能发生死锁
- B.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一定会发生死锁
- C.不安全状态是死锁状态的一个特例
- D.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也可能发生死锁
- A.甲、乙两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 B.进程具有动态性
- C.甲、乙两个进程需要访问临界资源
- D.进程具有结构性
- A.程序的运行结果不确定
- B.程序的运行次序不确定
- C.程序多次运行的时间不确定
- D.程序的运行结果、运行次序以及多次运行的时间都不确定
-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 B.等待某一事件
- 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 D.时间片用完
- A.高吞吐率
- B.资源利用率
- C.快速响应
- D.减少系统开销
- A.批处理系统主要缺点是缺乏交互能力
- 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 C.从响应时的角度来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的要求差不多
- D.采用多道批处理系统也具有人机交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