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互斥地使用资源
- B.非抢占式分配
- C.占有且等待资源
- D.作业调度不当
- E.外围设备的缺陷
- A.信息在磁道上的排列方式也会影响旋转调度的时间
- B.移臂调度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延迟时间
- C.旋转调度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寻找时间
- D.传送时间通常是固定的
- E.每次传送的单位是一个块
- A.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方式
- B.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 C.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 D.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 E.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
- A.不能永久地保存信息
- B.能永久地保存信息
- C.可被中央处理器直接访问
- D.是CPU与主存之间的缓冲存储器
- E.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是卷
- A.从就绪进程中选取一个进程的操作称为作业调度
- B.当有多个终端作业进入系统时,仍出进程调度来决定当前可占用处理器的进程
- C.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综合考虑了等待时间和计算时间
- D.时间片越长,调度次数越少,系统效率越高
- E.均衡调度算法尽可能地使得使用相同资源的作业同时执行
- A.避免死锁
- B.预防死锁
- C.检测死锁
- D.解除死锁
- A.进程之间可以同时访问该资源
- B.任何时候都有且只有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
- C.任何时候最多只能有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
- D.所有进程不用等待就可以直接访问该资源
- A.10
- B.6
- C.8
- D.4
- A.进程并发执行损坏了进程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但保持了可再现性
- B.进程并发执行损坏了进程顺序执行的可再现性,但保持了封闭性
- C.进程并发执行损坏了进程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 D.进程并发执行保持了程序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 A.先来先服务调度
- B.电梯调度
-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调度
- D.进程调度
- 39
-
通道又被称为( )
- A.输入输出处理机
- B.输入输出设备
- C.中央处理机
- D.控制器
- A.5
- B.6
- C.12
- D.6000
- A.通道结束引起的中断
- B.设备结束引起的中断
- C.控制器结束引起的中断
- D.设备特殊事件结束引起的中断
- A.链接文件
- B.顺序文件
- C.索引文件
- D.目录文件
- A.应该相同
- B.应该不同
-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D.受系统约束
- A.512字节
- B.1024字节
- C.2048字节
- D.4096字节
- 45
-
位示图方法可用于( )
- A.硬盘空间的管理
- B.硬盘的驱动调度
- C.文件目录的查找
- D.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的页面调度
- A.扩大物理内存容量
- B.扩大物理外存容量
- C.扩大逻辑内存容量
- D.扩大逻辑外存容摄
- A.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 B.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 C.最高优先级调度算法
- D.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A.寄存器
- B.主存储器
- C.高速缓冲存储器
- D.辅助存储器
- A.多样性
- B.动态性
- C.并发性
- D.异步性
- A.撤销原语
- B.创建原语
- C.阻塞原语
- D.唤醒原语
- A.MS-DOS
- B.Windows 98
- C.UNLX
- D.Linux
- A.1个
- B.2个
- C.3个
- D.当前运行程序的个数
- 53
-
非特权指令运行在( )
- A.管态
- B.目态
- C.操作系统核心层
- D.硬件固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