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某用户程序先从磁盘取出数据,费时20ms;然后进行30ms的数据处理,将处理结果送往输出井需20ms,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则需10s。如果采用斯普林系统,则该程序从启动到运行完退出需要多少时间?为什么?
- A.防止天灾人祸造成的破坏
- B.防止系统故障造成的破坏
- C.防止用户共享文件时造成的破坏
- D.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害造成的破坏
- E.防止黑客恶意入侵造成的破坏
- A.电梯调度算法
- B.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 C.最佳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 D.旋转调度算法
- E.最优分布算法
- A.可同时占用一个处理器
- B.各自保持执行的顺序性
- C.执行相同的程序
- D.执行的结果可能不唯一
- E.会访问共享数据
- A.寄存器
- B.磁盘
- C.高速缓冲
- D.光盘
- E.主存储器
- A.使多台外围设备同时工作
- B.发挥处理器与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
- C.提高算题的吞吐量
- D.缩短每个算题的执行时间
- E.保证每个算题的执行不受制约
- A.m-n
- B.m
- C.n
- D.1
- A.采用PV操作管理
- B.互斥使用共享资源
- C.静态分配资源
- D.定时运行检测程序
- A.发送进程名
- B.接受进程名
- C.信件有效时间
- D.信件M
- A.100.3ms
- B.100.2ms
- C.120.4ms
- D.120.3ms
- A.各自包含的程序都不同
- B.不能同时执行
- C.没有共享变量
- D.执行的相对速度是固定的
- A.主存中
- B.通道自带的存储器中
- C.通道自带的寄存器中
- D.外存中
- A.CPU的运算速度得以提高
- B.CPU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速率得以提高
- C.外部设备的运行速度得以提高
- D.多个外部设备并行工作的并行度得以提高
- A.7次
- B.6次
- C.5次
- D.4次
- A.打开
- B.读
- C.写
- D.关闭
- A.一次
- B.二次
- C.三次
- D.四次
- A.最先适应
- B.最优适应
- C.最坏适应
- D.最小碎片
- A.有效分配文件的存储空间
- B.提供合适的存取方式以适应各种应用
- C.检索文件的内容
- D.确保文件的安全性
- A.2500毫秒
- B.2550毫秒
- C.2600毫秒
- D.2650毫秒
- A.页号大小
- B.块号大小
- C.页表长度
- D.页内地址
- A.0
- B.1
- C.2
- D.3
- A.进程与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 B.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
- C.进程与程序同存共亡
- D.进程可共享,程序是独立的
- A.自愿性
- B.程序出错
- C.硬件故障
- D.外部事件
- A.指令地址、控制/计算、条件码、目态/管态、等待/计算、中断码
- B.控制/计算、条件码、目态/管态、指令地址、中断码、中断屏蔽位
- C.条件码、目态/管态、等待/计算、中断码、中断屏蔽位、指令地址
- D.目态/管态、等待/计算、中断码、中断屏蔽位、指令地址、控制/计算
- A.运算器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 B.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
- C.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运算器管理
- D.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运算器管理、内存管理
- A.操作人员、应用软件、接口软件、支撑软件、系统软件
- B.应用软件、接口软件、支撑软件、系统软件、计算机硬件
- C.接口软件、支撑软件、系统软件、计算机硬件、操作人员
- D.支撑软件、系统软件、计算机硬件、操作人员、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