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已知某单位的网络结构如题50图所示,其中楼间距均大于200米。请从题50表中选择合适的设备或介质,将其序号填在题50图中的编号处。
题50图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描述
A
交换机1
2台
各具有24个100Base-T端口和两个100M快速以太网端口(其中一个100Base-TX、一个100Base-FX)
B
交换机2
1台
各具有48个10Base-T端口和两个100M快速以太网
端口(其中一个100Base-TX、一个100Base-FX)
C
交换机3
1台
配置4端口100Base-FX模块、24个100Base-TX快
速以太网端口;具有MIB管理模块。
D
路由器
1台
提供了对内的10/100M局域网接口,对外的128K的
ISDN或专线连接,同时具有防火墙功能。
E
5类双绞线
任意
RJ45
F
多模光纤
任意
ST/SC
题50表 设备与介质明细表
- 2
-
设网络中路由器B的当前路由表如题49表1所示,B收到从路由器C发来的路由信息如题49表2所示。试给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
题49表1
题49表2目的网络
距离
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C
N6
8
F
N7
5
C
N8
4
E
N9
4
F
目的网络
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 A.SMTP
- B.TELNET
- C.FTP
- D.IMAP
- A.同一子域中的主机拥有不同的网络域名
- B.不同子域中的主机可以使用相同的主机名
- C.一台主机可以拥有多个不同的域名
- D.因特网中不存在域名完全相同的两台主机
- A.WDP
- B.WML
- C.HTTP
- D.IEEE802.11
- A.完整性
- B.可用性
- C.保密性
- D.可靠性
- A.tw
- B.int
- C.net
- D.sh
- A.按IP地址划分
- B.按交换端口号划分
- C.按MAC地址划分
- D.按第3层协议划分
- A.在信元交换之前要建立虚连接
- B.ATM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 C.ATM信元的长度固定为53字节
- D.交换节点只参与链路层工作
- A.双文件目录和分配表
- B.磁盘镜像
- C.热调整与写后读验证
- D.磁盘双工
- A.100Mbps
- B.125Mbps
- C.200MBaud
- D.125MBaud
- A.无确认无连接
- B.有确认无连接
- C.有确认面向连接
- D.无确认面向连接
- A.20
- B.21
- C.23
- D.25
- A.59.67.148.5
- B.190.123.5.89
- C.202.113.16.8
- D.224.0.0.234
- A.改进路由算法
- B.进行资源预留
- C.发送抑制分组
- D.降低系统负载
- A.转发器
- B.网桥
- C.路由器
- D.网关
- A.网络数据库
- B.操作系统内核
- C.网络接口卡
- D.网络应用程序库
- A.x<sup>5</sup>+x<sup>4</sup>+x<sup>3</sup>+1
- B.x<sup>6</sup>+x<sup>5</sup>+x<sup>4</sup>+1
- C.x<sup>5</sup>+x<sup>3</sup>+x<sup>2</sup>+x
- D.x<sup>5</sup>+x<sup>3</sup>+x<sup>2</sup>+1
- A.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 B.违法编码法
- C.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 D.字节计数法
- A.64Kbps
- B.24Kbps
- C.12Kbps
- D.3Kbps
- A.ASK
- B.FSK
- C.PSK
- D.WDM
- A.帧
- B.分组
- C.报文
- D.信元
- A.体系结构
- B.协议要素
- C.网络协议
- D.功能规范
- A.应用层
- B.传输层
- C.互连层
- D.主机-网络层
- A.CDPD
- B.WLAN
- C.Ad Hoc
- D.WAP
- A.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 B.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
- C.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
- D.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和虚拟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