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
简述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
- A.基础型
- B.常用型
- C.存储型
- D.通用型
- A.首次发送的帧
- B.冲突2次的帧
- C.冲突4次的帧
- D.冲突8次的帧
- 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B.网桥可以有效地防止广播风暴
- C.网桥可以连接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的局域网
- D.网桥因处理接收到的数据而增加了网络延时
- A.1.2GHZ
- B.2.4GHZ
- C.4.8GHZ
- D.5.0GHZ
- A.LLC子层与物理介质有关
- B.MAC子层不依赖于物理介质
- C.数据链路层是不必需的
- D.可以不单独设置网络层
- 32
-
一个完整的域名长度不超过
- A.63字符
- B.255字符
- C.511字符
- D.1023字符
- A.“与”操作,结果相同
- B.“或”操作,结果相同
- C.“与非”操作,结果相同
- D.“异或”操作,结果相同
- 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 B.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
- C.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
- D.使用确认机制来维持可靠性
- A.IP地址
- B.MAC地址
- C.端口号
- D.socket地址
-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
- 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主机的完整路径
-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 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地址
- A.8比特
- B.16比特
- C.24比特
- D.32比特
- A.128
- B.254
- C.256
- D.1024
-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 B.扩散法
- C.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A.可能再次分段,但不进行重组
- B.不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 C.不可能再次分段,但可能进行重组
- D.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 A.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 B.可能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 C.最优选择算法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 D.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 A.点对点网络
- B.广播网络
- C.非广播式的网络
- D.点对多点网络
- A.可检测出所有三比特的错
- B.可检测出所有偶数位错
- C.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
- D.可检测出所有大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 A.通信控制
- B.网络控制
- C.存储控制
- D.安全控制
- A.正常响应方式
- B.异步响应方式
- C.异步平衡方式
- D.正常与异步响应方式
- A.机械特性
- B.电气特性
- C.功能特性
- D.规程特性
- A.外同步
- B.自同步
- C.群同步
- D.字符同步
- A.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
- C.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 D.灵活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网络设备在网中具有灵活的地址
-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 A.ATM网
- B.DEC网
- C.ARPA网
- D.SNA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