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不要轻易打开来信中的附件文件,但是可打开"EXE"之类的可执行文件
- B.使用特定的SMTP杀毒软件
- C.不断完善"网关"软件及病毒防火墙软件,加强对整个网络入口点的防范
- D.使用优秀的防毒软件同时保护客户机和服务器
- A.检测速度快
- B.能检测多形性病毒
- C.可对付隐蔽性病毒
- D.检测准确
- A.误用检测适用于对未知模式的可靠检测
- B.误用检测适用于对已知模式的可靠检测
- C.误用检测适用于对未知模式的模糊检测
- D.误用检测不适用于对已知模式的可靠检测
- A.引导型病毒是寄生在数据区的计算机病毒
- B.文件型病毒是寄生在文件中的计算机病毒
- C.复合型病毒是寄生在磁盘引导区或主引导区的计算机病毒
- D.引导型病毒是寄生在文件或引导区的计算机病毒
- 23
-
CIDF体系不包括( )
- A.事件分析器
- B.事件产生器
- C.响应单元
- D.输出单元
- 24
-
NAT类型不包括( )
- A.静态NAT
- B.动态地址NAT
- C.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
- D.伪静态FAT
- A.包过滤
- B.代理服务
- C.NET
- D.状态检测
- A.网络层
- B.传输层
- C.应用层
- D.链路层
- A.防火墙可以是软件的形式
- B.防火墙可以是硬件的形式
- C.防火墙只能是纯软件或纯硬件的形式
- D.防火墙可以是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
- A.意定的接收者能够检验和证实消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 B.消息的发送者对所发的消息不能抵赖
- C.除了合法的消息发送者外,其他人不能伪造发送消息
- D.任何时候消息的接收者对所收到的消息不可以进行否认
- A.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能相同
- B.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可以相同
- C.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D.从加密密钥可以推出解密密钥
- A.链路加密
- B.文件加密
- C.节点加密
- D.端到端加密
- A.机房内应有火灾、水灾自动报警系统
- B.如果机房上层有用水设施时需加排水系统
- C.机房内应放置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的灭火器
- D.建立应急计划和防火制度
- A.预防病毒
- B.检测病毒
- C.消除病毒
- D.审计跟踪
- 33
-
地线的种类不包括( )
- A.交流地
- B.屏蔽地
- C.静电地
- D.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