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2013年1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219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下列方法属于加速折旧法的是()

  • A.年金法
  • B.年限总额法
  • C.余额递减法
  • D.双倍余额递减法
  • E.复利法
17

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包括()

  • A.揭示成本差异
  • B.收集资料
  • C.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 D.及时纠正偏差
  • E.编制成本计划
18

下列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预测的方法是()

  • A.特尔菲法
  • B.时间序列法
  • C.专家座谈法
  • D.指数平滑法
  • E.销售人员意见法
19

以下几项费用中为可变成本的是()

  • A.管理人员工资
  • B.直接原材料费
  • C.产品包装费
  • D.直接动力费
  • E.直接燃料费
20

新产品按其地域特征分包括()

  • A.实验室新产品
  • B.国内新产品
  • C.世界新产品
  • D.试销新产品
  • E.企业新产品
21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实际就是控制()

  • A.标准成本
  • B.固定成本
  • C.设计成本
  • D.生产成本
22

设两种产品的费用构成比相等,C为生产成本,M为材料费用,F为加工费用,则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C1等于()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bd/9d82434145584d046b547fbbfd1ccd.pn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0/3f594ffb6590cbe0af85a4fd12e274.png" width="71" height="42"/>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6/11bc5b0af44153434ca72f93b5d8d6.png" width="71" height="40"/>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5/afe7243409b78943b6e1dd82aa8d5d.png" width="71" height="40"/>
23

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 A.自然寿命
  • B.技术寿命
  • C.经济寿命
  • D.物理寿命
24

由于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加完善、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使原设备产生的经济磨损称为()

  • A.第Ⅰ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 B.第Ⅰ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 C.第Ⅱ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 D.第Ⅱ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25

决定设备合理更新的依据是()

  • A.自然寿命
  • B.技术寿命
  • C.经济寿命
  • D.物理寿命
26

临界收益是指()

  • A.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
  • B.销售收入减去固定成本
  • C.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和税金
  • D.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
28

国外已有而在国内属于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称为()

  • A.国内新产品
  • B.世界新产品
  • C.换代新产品
  • D.企业新产品
29

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应采用()

  • A.前后比较法
  • B.有无比较法
  • C.投资额度法
  • D.成本核算法
30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是()

  • A.市场调查
  • B.技术选择
  • C.厂址选择
  • D.经济评价
31

当计算出两方案的增量投资收益率i′后,若i′>in时,则选择()

  • A.投资小的方案
  • B.两方案均行
  • C.投资大的方案
  • D.无法确定
32

最适用于因果研究的市场调查方法是()

  • A.观察法
  • B.调查法
  • C.实验法
  • D.回归分析法
33

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有()

  • A.直接法和高低点法
  • B.计算法和高低点法
  • C.图解法和计算法
  • D.图解法和直接法
34

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静态评价方法的是()

  • A.净现值法
  • B.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 C.未来值法
  • D.内部收益率法
35

净产值与总产值的区别不包括()

  • A.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 B.税金
  • C.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 D.利润
36

整付终值利率系数的表示符号是()

  • A.(F/P,i,n)
  • B.(F/A,i,n)
  • C.(A/F,i,n)
  • D.(P/F,i,n)
37

经济效益的表达形式为()

  • A.劳动耗费/有用成果
  • B.劳动耗费+有用成果
  • C.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 D.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39

销售收入等于()

  • A.商品总量×单价
  • B.商品销售量×单价
  • C.商品成本×数量
  • D.合格商品成本×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