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网管控制台的物理与逻辑方位
- B.主机设备的升级空间
- C.各种网络设备提供的具体带宽能力
- D.应用系统安全级别
- A.HTML
- B.HTTP
- C.FTP
- D.DNS
- A.交换机根据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查找内部MAC地址表(转发表),并直接转发到相应的目的端口
- B.若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不在内部MAC地址表中,交换机就丢弃该数据帧
- C.交换机的内部MAC地址表可以通过“自学习”的方法建立
- D.交换机可以有效的隔离冲突域
- A.FTP
- B.Gnutella
- C.eDonkey
- D.BitTorrent
- A.顶级域名
- B.根域名服务器
- C.本地域名服务器
- D.二级域名服务器
- A.RMON探查程序能将收集到的信息存储在本地MIB中
- B.RMON探查程序具有维护历史网管信息的功能
- C.网管控制台需要持续的轮询操作获取网管信息
- D.SNMP为RMON探查程序和控制台之间传输网管信息提供通信层功能
- A.SNMP的网络管理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方式
- B.客户机实现网络管理站(manager)的功能
- C.服务器完成网络代理(agent)的功能
- D.SNMP采用分布式管理
- A.应用层
- B.会话层
- C.传输层
- D.网络层
- A.静态/缺省路由
- B.RIP v2
- C.OSPF
- D.MP-iBGP
- A.GRE VPN
- B.IPSec VPN
- C.L2TP VPN
- D.MPLS VPN
- A.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 B.利用UDP作为其传输层协议
- C.属于内部网关协议
- D.支持区域划分和路由分级管理
- A.192.168.15.14
- B.192.168.15.16
- C.192.168.15.17
- D.192.168.15.31
- A.ARP
- B.IGRP
- C.OSPF
- D.RIP
- A.支持网络层的多种协议
- B.采用CSMA/CA协议
- C.广播地址的每一位都是1
- D.采用32位的循环冗余检验码(CRC)
- A.端口
- B.MAC地址
- C.IP地址
- D.TCP段的序列号
- A.TS0
- B.TS1
- C.TS15
- D.TS31
- A.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都是一一对应的
- B.从功能上讲,逻辑信道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 C.业务信道携带用户的数字化语音或数据
- D.控制信道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传输信令和同步等信息
- A.主机PC与ADSL Modem之间
- B.ADSL Modem与DSLAM之间
- C.DSLAM与BRAS之间
- D.DSLAM与PSTN之间
- A.物理层
- B.网络层
- C.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
- A.中继器
- B.集线器
- C.网桥
- D.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