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帧
- B.数据帧安全无法保证
- C.所有人共享带宽
- D.全双工传输方式
- A.1~2Mbit/s
- B.11Mbit/s
- C.36Mbit/s
- D.54Mbit/s
- A.状态行
- B.请求行
- C.头部行
- D.附属行
- A.ping
- B.nslookup
- C.netstat
- D.telnet
- A.HSRP
- B.OSPF
- C.RIP
- D.VRRP
- A.只工作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 B.因为包过滤方式适用于所有的网络服务,所以通用
- C.因为包过滤方式被大多数路由器集成,所以廉价
- D.因为包过滤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安全要求,所以有效
- A.遵循P2DR2安全模型
- B.应用集成防卫的理论与技术
- C.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
- D.采用分布式的安全管理控制
- A.get-next request
- B.get request
- C.get response
- D.set request
- A.OSPF要求在每个区域中选举一个DR
- B.区域中每个路由器都与DR建立完全相邻关系
- C.DR负责收集所有的链路状态信息,并发布给其它路由器
- D.路由器仅以Hello报文中ID值的高低选举DR
- A.序列号字段可用于抵抗重放攻击
- B.采用的是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 C.加密是必选的
- D.认证是可选的
- A.采用CSMA/CA协议
- B.支持网络层的多种协议
- C.广播地址的每一位都是1
- D.采用32位的循环冗余检验码(CRC)
- A.CHAP采用随机数和MD5的方式进行认证
- B.CHAP认证过程由网络接入服务器发起
- C.PAP采用明文方式在网络上传输用户名和口令
- D.PAP是一种三次握手认证协议
- A.255
- B.510
- C.1020
- D.1024
- A.按端口划分
- B.按MAC地址划分
- C.按网络协议划分
- D.按子网划分
- A.可以实现不同局域网的连接
- B.使用逆向学习法解决广播风暴
- C.收到帧的目的地址不在转发表中时采用扩散算法
- D.刚开始工作时转发表内容为空
- A.无线信道资源的分配是动态的
- B.一个用户可分配多个时隙
- C.一个时隙只能被一个用户使用
- D.用户可一直与网络保持连接
- A.由纵向9字节横向270×N个字节组成的块状帧
- B.段开销域包含再生段开销(RSOH)、复用段开销(MSOH)和通道开销(POH)
- C.净荷域是存放各种信息业务的地方
- D.管理单元指针(AUPTR)用于指示净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内的准确位置
- A.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B.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 C.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和应用层
- D.网际层、传输层、网络接口层和应用层
- A.在数据传输的开始阶段工作在以太网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
- B.进入流交换阶段,只工作在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C.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局域网互连在一起
- D.用于局部以太网的互连,可以实现网络间的高速信息交换
- A.服务器
- B.个人计算机
- C.客户机
- D.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