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0m
- B.100m
- C.200m
- D.500m
- A.文件服务器模式
- B.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C.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 D.对等网模式
- A.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缺点是故障点的诊断较困难
- B.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是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网络的瘫痪
- C.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传输延迟确定
- D.树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资源共享能力较高
- A.状态码字段、URL字段和HTTP版本字段
- B.方法字段、URL字段和状态码字段
- C.方法字段、状态码字段和HTTP版本字段
- D.方法字段、URL字段和HTTP版本字段
- A.TCP20
- B.TCP21
- C.UDP53
- D.UDP69
- A.DoD
- B.joint-iso-ccitt
- C.ISO
- D.ccitt
- A.基本功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分析网络差错和配置网络设备
- B.采用可靠的传输层TCP协议进行报文传送
- C.在网络出故障时,可实现各种差错检测
- D.在网络正常工作时,可实现统计、配置和测试等功能
- A.安全性较高
- B.采用代理机制
- C.不能避免入侵者使用数据驱动类型的攻击方式入侵内部网
- D.处理速度相对比较慢
- A.Hello报文
- B.Keepalive报文
- C.LSU报文
- D.SPF报文
- A.AH和ESP协议可以嵌套使用
- B.AH协议提供了无连接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源身份认证和防重放攻击的服务
- C.ESP协议只提供数据报加密和数据流加密的服务
- D.IKE协议负责密钥管理
- A.ip routing
- B.router static
- C.show interface
- D.show ip route
- A.172.15.54.3
- B.172.17.28.21
- C.192.168.0.5
- D.192.168.15.7
- A.IEEE 802.1Q是一种中继标准,支持标签帧和无标签帧
- B.接入链路和中继链路必须支持IEEE 802.1Q协议
- C.标签帧可在支持IEEE 802.1Q的交换机之间传送
- D.如果不支持IEEE 802.1Q的PC收到标签帧,该帧会被丢弃
- A.IP数据报
- B.TCP报文
- C.UDP报文
- D.以太帧
- A.IEEE 802.11a
- B.IEEE 802.11b
- C.IEEE 802.11g
- D.IEEE 802.11n
- A.目的地址可以是单播、组播或广播地址
- B.为保证冲突检测正常工作,数据帧长度不小于64字节
- C.以太网采用32位的地址
- D.帧检验序列是32位冗余检验码(CRC)
- A.1000
- B.2000
- C.4000
- D.8000
- A.能根据传输信道信噪比的高低,自动调整数据的传输速率
- B.将一对铜线划分成电话、上行和下行3个独立的信道
- C.采用了频分和时分复用技术
- D.特别适合下载数据多于上传数据的网络服务
- A.传输层
- B.网际层
- C.网络接口层
- D.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