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24. 发展心理学
- 11
-
23. 人际沟通
- 12
-
22. 社会刻板印象
- 13
-
21. 超感知觉
- A.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
- B.心理防御机制均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
- C.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
- D.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
- A.2—5岁
- B.6—7、8岁
- C.8~10岁
- D.10—12岁
- A.特瑞普里特
- B.费斯廷格
- C.阿希
- D.米尔格拉姆
- A.情感表露
- B.服装
- C.距离
- D.讲话风格
- A.权威型
- B.放纵型
- C.民主型
- D.溺爱型
- A.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
- B.需要、动机、社会性、感染性
- C.时间、信念、外显性、敏感性
- D.动机、时间、内隐性、感染性
- A.自我认识
- B.自我意识
- C.自我体验
- D.自我控制
- 21
-
12. 分半信度又称为
- A.再测信度
- B.评分者信度
- C.内部一致性信度
- D.受试者信度
- A.相对智商
- B.离差智商
- C.绝对智商
- D.比率智商
- 23
-
13. 母性动机是一种
- A.生理性动机
- B.社会性动机
- C.物质性动机
- D.交往动机
- A.三段论推理
- B.条件推理
- C.假设推理
- D.线性推理
- A.综合
- B.比较
- C.抽象
- D.分析
- A.干扰理论
- B.消退理论
- C.强化理论
- D.抑制理论
- A.视觉代码
- B.语义代码
- C.图式
- D.声音代码
- A.时间
- B.深度
- C.运动
- D.整体
- A.清晰度
- B.强度
- C.亮度
- D.柔和度
- A.个别
- B.整体
- C.外部
- D.本质
- 31
-
2. 意识的第一状态是
-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 C.白日梦状态
- D.睡眠状态
- A.在完全与外部时间线索隔离的条件下,日周期为25小时
- B.隔离解除,当再次见到光线时,生物钟调整恢复为24小时
- C.飞行时差造成的身心困扰产生于旅途疲劳
- D.飞行时差的困扰程度,因飞行方向而有不同
- A.冯特构造主义学派
- B.詹姆斯机能主义学派
- C.华生行为主义学派
- D.罗杰斯人本主义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