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23. 职业枯竭
- 11
-
24. 焦虑障碍
- 12
-
22. 意识
- 13
-
21. 心理学
- A.150%
- B.120%
- C.80%
- D.60%
- A.压抑
- B.文饰
- C.投射
- D.转移
- A.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 B.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论
- C.环境决定论
- 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论
- A.稳定性
- B.统合性
- C.功能性
- D.独特性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群体极化
- D.去个体化
- A.黏液质
- B.多血质
- C.胆汁质
- D.抑郁质
- A.心境
- B.激情
- C.应激
- D.热情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系列型
- D.同时型
- A.发展水平
- B.发展过程
- C.结构
- D.性别
- A.低
- B.中等偏低
- C.中等偏高
- D.高
- A.归纳推理
- B.演绎推理
- C.线性推理
- D.条件推理
- A.5岁
- B.6岁
- C.7岁
- D.8岁
- A.意义学习
- B.机械学习
- C.接受学习
- D.发现学习
- A.首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倒摄干扰
- D.前摄干扰
- A.感到很饿
- B.闻到饭菜香味
- C.知道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
- D.感到高兴
- A.刺激强度
- B.神经冲动
- C.感觉阈限
- D.最小可觉差
- A.选择性
- B.恒常性
- C.理解性
- D.整体性
-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 C.白日梦状态
- D.催眠状态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B.机能主义心理学
- C.精神分析学派
- D.行为主义心理学
- A.随意后注意
- B.不随意注意
- C.有意识注意
- D.随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