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24. 语言混合的形式有 ( )

  • A.克里奥耳语
  • B.洋泾浜语
  • C.社会方言
  • D.地域方言
  • E.亲属语言
13

25. 下列属于口语语体的是 ( )

  • A.科学体
  • B.谈话体
  • C.演说体
  • D.讨论体
  • E.宣传体
14

22. 在汉语普通话中,下列各组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有 ( )

  • A.老虎 老鼠 老人
  • B.瓜子 女儿 奔头
  • C.第一 初八 阿姨
  • D.记者 画家 教员
  • E.房子 花儿 布头
15

23. 下面各项中,属于重叠词的有 ( )

  • A.蝈蝈
  • B.猩猩
  • C.星星
  • D.潺潺
  • E.刚刚
16

20. 最早提出来的语言信息处理课题是 ( )

  • A.语音信息处理
  • B.语料库与语料标注
  • C.文字信息处理
  • D.机器自动翻译
17

21. 普通话中的“机”的声母是一个 ( )

  • A.送气音
  • B.不送气音
  • C.浊音
  • D.塞擦音
  • E.清音
18

19. 人脑中掌管语言功能的是 ( )

  • A.大脑左半球
  • B.大脑右半球
  • C.小脑
  • D.脑干
19

17. 法语中“plume”本义是“鹅毛”,后来这个词用来指“笔”,这反映了 ( )

  • A.类义词的变化
  • B.多义词的词义引申
  • C.专有词语的泛化
  • D.成语的来源
20

18. 目前在形式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语法理论是 ( )

  • A.结构语法理论
  • B.功能语法理论
  • C.生成语法理论
  • D.认知语法理论
21

15. 书面语体中书面性最弱的一种语体是 ( )

  • A.宣传体
  • B.科学体
  • C.应用体
  • D.演说体
22

16. 最严格的对仗是 ( )

  • A.流水对
  • B.工对
  • C.宽对
  • D.借对
23

14. 下列各项中,不是采用借代方式的一项是 ( )

  • A.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
  • B.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 C.北京应该多建几个王府井。
  •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4

12. 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 )

  • A.听说阶段
  • B.读写阶段
  • C.初级阶段
  • D.学习后期
26

11. 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 ( )

  • A.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
  • B.语法错误、语汇错误、语音错误
  • C.可容忍的错误、部分容忍的错误、不能容忍的错误
  • D.目标语判断性错误、来源语干扰性错误
27

10. 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 )

  • A.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
  • B.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
  • C.二者都主要靠获得
  • D.二者都主要靠学习
28

8. 下列关于母语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母语学习注重加固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
  • B.母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一种语言
  • C.母语学习的任务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D.母语学习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
29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特点的是 ( )

  • A.从基础语言知识学习入手
  • B.母语与第二语言时常交叉干扰
  • C.易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 D.学习内容具有典型性特征
30

7. 提出语言遗传机制假设的是 ( )

  • A.洪堡特
  • B.威廉.琼斯
  • C.保罗
  • D.乔姆斯基
31

5. 在语言获得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的阶段是 ( )

  • A.单词句阶段
  • B.双词句阶段
  • C.简单句阶段
  • D.复杂句阶段
32

6. 一般儿童开始能够正确使用虚词和形态变化的年龄是 ( )

  • A.1岁左右
  • B.3岁左右
  • C.5岁左右
  • D.12岁左右
33

3. “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 )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 B.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
  • 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 D.德国哲学家赫尔德
34

4. 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语言能力包括听说的语言能力和读写的语言能力
  • B.语言能力与人的其他能力一样具有不同的层级
  • C.语言能力指人们熟练运用某一种自然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 D.语言能力可分为初级语言能力、中级语言能力和高级语言能力
35

2. 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的人类思维活动是 ( )

  • A.感性思维活动
  • B.理性思维活动
  • C.发散思维活动
  • D.形象思维活动
36

1. 感性思维活动不包括 ( )

  • A.视觉和听觉
  • B.触觉和知觉
  • C.记忆和想象
  • D.情感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