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卷1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24. 语用的特质包括 ( )

  • A.情境性
  • B.社会性
  • C.规约性
  • D.随意性
  • E.开放性
13

25. 由地域分化导致的语言变化现象有 ( )

  • A.社会方言
  • B.亲属语言
  • C.地域方言
  • D.混合语
  • E.借词
14

22. 下列各组词中,全都是合成词的是 ( )

  • A.道路 葡萄 面包
  • B.蜘蛛 放假 开幕
  • C.喧哗 哗啦 逍遥
  • D.悦耳 铁路 喜悦
  • E.巧妙 灵巧 巧匠
15

23. 下列句子属于非主谓句的有 ( )

  • A.有人在外面。
  • B.你的车呢?
  • C.来吧!
  • D.想通了。
  • E.抓住他!
16

19. 下列关于“语言规划”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语言规划是社会对语言的人为干预
  • B.语言规划只涉及单纯的语言问题
  • C.推广普通话属于语言规划的项目
  • D.语言规划可由政府授权的机构实施
17

20. 一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的正确途径是 ( )

  • A.消灭方言
  • B.推广共同语
  • C.语言的替换
  • D.语言的混合
19

17. 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
  • 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
  • C.语言转用以民族融合为必要条件
  • 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
20

18. 克里奥耳语属于 ( )

  • A.洋泾浜语
  • B.双语现象
  • C.语言的混合
  • D.语言的借用
23

13. 下列语言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是 ( )

  • A.壮语
  • B.苗语
  • C.拉丁语
  • D.傣语
24

14. 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 B.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 C.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
  • D.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
25

12. 关于语言的发展演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
  • 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
  • C.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发展演变不可能是完全同步的
  • D.语言中与社会变化联系最为直接的是语音
27

11. 下列汉字的发展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

  • A.甲骨文、小篆、金文、楷书
  • 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 C.小篆、金文、甲骨文、楷书
  • D.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28

8. 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 ( )

  • A.音节文字
  • B.音素文字
  • C.音位文字
  • D.意音文字
29

9. 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 ( )

  • A.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
  • B.表意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
  • C.象形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
  • D.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30

6. 下列语言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 )

  • A.俄语
  • B.英语
  • C.德语
  • D.日语
31

7. 文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的最初形态是 ( )

  • A.象形字符
  • B.图形契刻符号
  • C.表意字符
  • D.表音字符
32

5. 各种文字的“字符”根据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分为 ( )

  • A.意符、声符、独体字
  • B.声符、记号、独体字
  • C.意符、声符、记号
  • D.意符、记号、独体字
33

4. 下列关于文字和语言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没有任何联系
  • B.文字不能等同于语言
  • C.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D.同一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符号系统
34

3. 下列句子属于施为句的是 ( )

  • 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 B.上海房价今年又涨了。
  • C.这件事绝对没问题。
  • D.台湾是个美丽的地方。
35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 ( )

  • 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
  • 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
  • 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
  • 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
36

1. 正式提出“语言学的语用学”这一概念的是 ( )

  • A.莱文森的《语用学》
  • B.奥斯汀的《论言有所为》
  • C.瑟尔的《言语行为》
  • D.1977年在荷兰出版发行的《语用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