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元诗四大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元诗四大家”之首。
23. _______在元代,不仅是成就最高之少数民族诗人,而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以宫词得名,风格以浓艳著称。
20. 刘因,字梦吉,号_______,今存《静修集》30卷。
21. 赵孟颊,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有_______10卷。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人合称《全相平话五种》。
17. 高明的《琵琶记》被称为“_______”。
19.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_______,今存《湛然居士文集》14卷。
15. 张可久专攻散曲,今存小令855首,套数9套,近人辑为_______,他是元人留存散曲最多的作家。
16. _______的散曲代表作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4. 乔吉的散曲风格清丽雅正,注重字句的锤炼与音乐的和美,内容多表现厌世情绪。乔吉与张可久并称,是元后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清丽派的代表。散曲集有_______、_______,近人任讷辑为_______。
13. 张养浩有散曲集_______,不少作品带有政治批判色彩,显示出沉郁的风格,语言比较素朴豪放。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元前期散曲最主要的代表。
12. 元代后期出现了一批主要以散曲著名的曲家,代表作家有张养浩、贯云石、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刘时中,其中成就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1. 马致远散曲作品有_______一卷,存小令104首,套数17套,在前期散曲作家中他是保存散曲作品最多的。马致远在散曲方面名声很大,被称为“曲状元”。他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巾最著名的篇章,被誉为“_______”,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是“_______”。
9. 按通行的两期说,元成宗皇庆、延祐以前为元散曲发展的前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在_______,这是散曲的兴盛时期。后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逐渐移至_______一带。
8.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当时称作《弦索西厢记》或《西厢记掐弹词》,它是《西厢记》杂剧产生的直接基础,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后人称它为“董西厢”,而称王实甫的作品为“_______”。
5. 南戏与杂剧的不同之处。
7. 《琵琶记》的写作目的及艺术成就。
6. 元代前期诗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
3. 《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因素。
4. 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1. 话本
2. 铁崖体
相关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9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8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7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6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5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