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35. 继承元稹、白居易新乐府写实批判精神的晚唐诗人有 【 】

  • A.皮日休
  • B.姚合
  • C.聂夷中
  • D.杜苟鹤
  • E.罗隐
12

32. 东汉散文家王充提出的写作主张有 【 】

  • A.疾虚妄而立实诚
  • B.反华伪而倡实用
  • C.斥模拟而贵独创
  • D.排晦涩而申通俗
  • E.求华美而重技巧
13

33.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为 【 】

  • A.傅玄
  • B.张华
  • C.潘岳
  • D.陆机
  • E.潘尼
14

34. 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 【 】

  • A.语言质朴有力
  • B.抒情含蓄婉约
  • C.多谐音双关之趣
  • D.格调鲜丽明快
  • E.格调苍劲豪迈
15

31. 我国流传下来的神话主要保存在下列哪些古籍中 【 】

  • A.《山海经》
  • B.《楚辞》
  • C.《淮南子》
  • D.《尚书》
  • E.《左传》
16

30. 花间派的鼻祖是 【 】

  • A.冯延
  • B.李煜
  • C.温庭筠
  • D.张志和
17

27.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属于 【 】

  • A.艳情诗
  • B.感伤诗
  • C.悼亡诗
  • D.讽喻诗
18

28. 号为玉谿生的唐代诗人是 【 】

  • A.孟浩然
  • B.李商隐
  • C.刘长卿
  • D.杜牧
19

29. 下列作品中属于以传记形式写的寓言的是 【 】

  • A.《李赤传》
  • B.《毛颖传》
  • C.《柳毅传》
  • D.《南柯太守传》
21

25. 下列关于李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 B.少年时代就深受道教影响
  • C.与杜甫结下了千古传颂的深厚友谊
  • D.病逝于流放夜郎途中
22

23.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作者是 【 】

  • A.王维
  • B.孟浩然
  • C.张九龄
  • D.宋之问
23

24. 被严羽推为唐人七律之首的是 【 】

  • A.王绩《野望》
  • B.骆宾王《咏蝉》
  • C.崔颢《黄鹤楼》
  • D.高适《燕歌行》
24

22. 沈俭期的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的艺术特点是 【 】

  • A.声情并茂而意在言外
  • B.气势壮大而风骨凛然
  • C.有意修饰而辞采华美
  • D.声律流畅而蕴涵深厚
26

20. 下列说法中与《洛阳伽蓝记》不符的是 【 】

  • A.作者杨街之
  • B.全书共七卷
  • C.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D.记载有志怪、佛教故事
27

18. 下列诗人中属于“竟陵八友”的是 【 】

  • A.江淹
  • B.鲍照
  • C.谢朓
  • D.萧纲
28

19. 左思的著名赋作是 【 】

  • A.《三都赋》
  • B.《二京赋》
  • C.《两都赋》
  • D.《西京赋》
29

17. 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 】

  • A.田园诗人
  • B.玄言诗人
  • C.边塞诗人
  • D.山水诗人
31

16.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 【 】

  • A.《感士不遇赋》
  • B.《归去来兮辞》
  • C.《闲情赋》
  • D.《咏史述》
32

14. 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 【 】

  • 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 B.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 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
  • D.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34

12. 体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代是 【 】

  • A.西汉前期
  • B.西汉后期
  • C.东汉前期
  • D.东汉后期
35

11.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36

9. 以下有关《吴越春秋》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 A.《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汉人袁康
  • B.《吴越春秋》中各篇相对独立
  • C.《吴越春秋》除记叙吴越争霸,还有记载地理、占气等专篇
  • D.《吴越春秋》前五卷记叙吴国历史,后五卷记叙越国历史
37

10. 贾谊《鹏鸟赋》所表现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

  • A.幽愤无奈后的豁达
  • B.知难而进的执著
  • C.随波逐流的混世
  • D.挑战命运的抗争
38

8. 下列关于王充《论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对汉世以来的阴阳灾异、河洛图谶给予了有力的批驳
  • B.对汉世以来的今文经学学风、俗儒品格给予了有力的批驳
  • C.批判了东汉的神学政治
  • D.全书以“崇谶纬”为宗旨
39

6. 屈原《九歌》组诗的篇数是 【 】

  • A.8篇
  • B.9篇
  • C.10篇
  • D.11篇
40

7. 从《吕氏春秋.察今》的本义来看,“循表夜涉”的故事要表达的是 【 】

  • A.因时制宜的思想
  • B.因地制宜的思想
  • C.因人制宜的思想
  • D.因事制宜的思想
42

4. 下列寓言出自《庄子》的是 【 】

  • A.惊弓之鸟
  • B.弈秋诲弈
  • C.西施病心
  • D.南辕北辙
43

2. 《诗经.周南.芣苜》是 【 】

  • A.婚恋诗
  • B.政治讽喻诗
  • C.农事诗
  • D.史诗
44

3. 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的史学著作是 【 】

  • A.《尚书》
  • B.《逸周书》
  • C.《春秋》
  • D.《左氏春秋》
45

1. 《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收集所持的说法是 【 】

  • A.采诗说
  • B.作诗说
  • C.删诗说
  • D.献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