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1

19. 下列不属于异体字的是( )

  • A.贊一讚
  • B.罸一罰
  • C.杯一盃
  • D.彫一凋
32

18. 楊樹达所著的书是( )

  • A.《七略》
  • B.《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 C.《詞詮》
  • D.《辭源》
34

17. 下列属于叠韵联绵词的是( )

  • A.倉促
  • B.忐忑
  • C.消遣
  • D.參差
35

16. 下列句子中的语气词与其他各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
  • B.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 C.天下事大定矣,君子自為之。
  • D.虢必亡矣,虐而聽於神。
36

15. 下列各句中,代词“所”构成的“所”字结构用于指代与动作有关的处所的一项是( )

  • A.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 B.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 C.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 D.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
37

14. 下列各句中,有表示猜度的情态副词的一项是( )

  • A.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 B.舜目蓋重瞳子。
  • C.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
  • D.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38

13. 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的是( )

  • A.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不<u>巷</u>歌。
  • B.家人<u>車</u>戰欲往就醫。
  • C.邑大<u>群</u>吠,吠所怪也。
  • D.今而後知君之<u>犬馬</u>畜伋。
39

11. 下列句中,含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 A.梁以此奇籍
  • B.今我在也,而人皆借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
  • C.至于今秩之
  • D.成不禮於穆,願食熊蹯,不獲而死
40

12.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连词“而”连接的成分表示偏正关系的一句是( )

  • A.今夫蜀,西辟之國,<u>而</u>戎狄之長也
  • B.許君焦、瑕,朝濟<u>而</u>夕設版焉
  • C.子温而厲,威<u>而</u>不猛,恭<u>而</u>安
  • D.若闕地及泉,隧<u>而</u>相見,其誰曰不然?
41

10. 下列句中,介词“为”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

  • A.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 C.犀首以梁為齊戰於承匡而不勝
  • D.及莊公即位,為之请制
42

9.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

  • A.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諸侯聞之,必<u>輕</u>吾國。(忽视)
  • B.夫子釋之!勿<u>傷</u>吾仁也。(伤害)
  • C.景公使晏子為东阿宰,三年,<u>毁聞</u>於國。(恶名,坏名声)
  • D.其後,其自<u>抑損</u>。(抑制)
43

7.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

  • A.植其杖而<u>芸</u>。
  • B.單於募<u>降</u>者赦罪。
  • C.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u>江</u>。
  • D.七月在野,八月在<u>宇</u>。
44

8.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丁程度深浅变化的是( )

  • A.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u>親戚</u>,甚有婦道。
  • B.上天之載,無聲無<u>臭</u>。
  • C.子為父死亡所<u>恨</u>。
  • D.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賣之不可悽<u>售</u>也。
45

4. 根据字形分析,“誅”字的本义是( )

  • A.討伐
  • B.譴責
  • C.治罪
  • D.殺戮
46

6. 同义词“顧”与“瞰”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

  • A.范围广狭
  • B.性状情态
  • C.程度轻重
  • D.侧重点
47

5.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属于假借字和本字关系的是( )

  • A.布帛長短同,則<u>賈</u>(價)相若。
  • B.俯<u>噣</u>(啄)白粒,仰栖茂樹。
  • C.臧宣叔逆晋师,且<u>道</u>(導)之。
  • D.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u>庭</u>(廷)教之。
48

2.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作动词的一句是( )

  • A.昔樂武子無一卒<u>之</u>田。
  • B.子<u>之</u>哭也,壹似重有憂者。
  • C.<u>之</u>子於歸,遠送於野。
  • D.驅而<u>之</u>薛,使史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
49

3. 下列句中,加点字不是使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更招竹林人,枕藉糟與<u>麯</u>。
  • B.寡助之至,親戚<u>畔</u>之。
  • C.誰謂河廣,曾不<u>崇</u>朝。
  • D.子有鐘鼓,弗鼓弗<u>考</u>。
50

1. 以下对汉字结构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術,从行,掌声
  • B.城,从士,成声
  • C.放,从支,古声
  • D.頒,从頁,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