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24. 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有 ( )

  • A.音乐
  • B.雕刻
  • C.绘画
  • D.舞蹈
  • E.建筑
11

22. 原始人普遍使用的表现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有 ( )

  • A.器物造型
  • B.器物装饰
  • C.固定装饰
  • D.非固定装饰
  • E.岩石壁画
12

21. 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 ( )

  • A.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 B.人类超越原发的自然需要,使之上升到并赋予其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
  • C.人的自我意识向社会意识转化的过程
  • D.审美意识由自我性转化为社会性的过程
  • E.人类社会从野蛮社会转化为文明社会的过程
13

23. 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大致可以分为 两种类型( )

  • A.固定装饰
  • B.非固定装饰
  • C.器物造型
  • D.器物装饰
  • E.岩石壁画
15

19. 所谓审美意识,包括了 ( )

  • A.审美愿望
  • B.审美趣味
  • C.审美观念
  • D.审美理想
  • E.审美意象
16

18. 匈牙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契认为,巫术原则与艺术的精神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

  • A.巫术中的逼真的模仿,需要高超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 B.巫术中对生活过程的模仿是与实际生活过程的暂时中断,奠定了艺术的地位
  • C.巫术中的模仿体现了劳动生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 D.巫术活动中对于生产活动的模仿表现了在审美的艺术中,劳动生产的重要性
  • E.巫术活动直接就是生产活动和艺术活动的结合体,是上古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17

17. 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A.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等主体的精神能力
  • B.巫术活动独特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
  • C.原则与艺术的精神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 D.巫术活动中包含的观念因素直接是审美的原始发生的成熟状态
  • E.审美的原始发生就是以巫术活动为根本的标志和契机的
18

16. 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活动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

  • A.巫术活动植根于原始人类渴望实际控制自然的强烈需要
  • B.巫术活动独特的仪式行为组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 C.巫术活动中的行为与目的之间是用情绪来沟通
  • D.巫术活动中的行为与目的之间是用观念来沟通
  • E.巫术活动是用以满足个人的某一个别的需要的
19

14. 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审美及艺术之间关系的论述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 )

  • A.只是揭示了审美发生的物质前提,未能切入审美发生的内在机制
  • B.功利目的十分强烈的生产劳动不可能直接产生审美活动
  • C.否认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一致的
  • D.过分强调劳动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规范作用
  • E.认为审美的发生并不具有个体的性质和个体作用
20

15. 认为人所独有的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突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是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因为 ( )

  • A.工具出现,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
  • B.工具包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也包括人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
  • C.人类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
  • D.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是物质产品,又是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
  • E.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造成自然的人化和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
21

12. 以下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有 ( )

  • A.普列汉诺夫
  • B.毕歇尔
  • C.汉密尔顿
  • D.洛克
  • E.亚里士多德
22

13. 普列汉诺夫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了更加深入、系统的阐发,其审美起源劳动说可以概括为 ( )

  • A.“劳动先于艺术”,功利性向审美的转化
  • B.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审美要求的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生产力决定审美的本质内容
  • C.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一致的
  • D.劳动决定审美活动的任何方面,审美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生产
  • E.审美是劳动的附属行为,审美的意义在于劳动的意义
23

10. 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 )

  • A.人的精神追求
  • B.人的情欲
  • C.人的生物学本能
  • D.人的社会意识
24

11. 审美起源的本能说的重要贡献在于 ( )

  • A.说明审美发生深远的生物性基础
  • B.揭示了审美起源的真相
  • C.说明审美起源并没有社会历史的条件
  • D.说明人的自我本能起绝对主导的作用
25

9. 弗洛伊德主张人的审美发生于 ( )

  • A.人的认知欲
  • B.人的情欲
  • C.人的日常欲望
  • D.人的精神追求
26

7. 原始社会中最流行、最大众化的一种审美方式是 ( )

  • A.史前工具制造
  • B.史前兽纹衣饰
  • C.史前岩洞壁画
  • D.史前彩陶纹饰
27

8. 原始人普遍使用表现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除了器物造型还有( )

  • A.器物制造
  • B.器物装饰
  • C.工具制造
  • D.衣饰装饰
28

6. 判断审美活动业已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 ( )

  • A.审美意识的出现
  • B.艺术品的出现
  • C.艺术家的出现
  • D.审美意识形态的出现
29

5. 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主体性直接条件是  (  )

  • A.人的思维得到锻炼
  • B.人的物欲得到满足
  • C.精神能力的发展
  • D.人的实践能力无限壮大
30

3. 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 )

  • A.生殖活动
  • B.劳动生产活动
  • C.狩猎活动
  • D.巫术礼仪活动
31

2. 在决定审美发生的诸多条件中 ( )

  • A.劳动无疑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
  • B.人的精神性活动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
  • C.审美活动的产生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
  • D.人的日常生活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
32

4. 审美活动应当排除 ( )

  • A.所有功利因素
  • B.直接功利性
  • C.所有目的性
  • D.所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