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2012年7月自学真题考试卷(0003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是

  • A.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 B.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 D.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E.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13

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包括

  • A.物质实在层
  • B.形式符号层
  • C.意象世界层
  • D.意象超验层
  • E.思想内容层
14

下列现象中不是艺术品的有

  • A.高山飞瀑
  • B.鸟语花香
  • C.园林建筑
  • D.夕阳西照
  • E.诗词歌赋
15

作为丑的审美形态常常表现为

  • A.反常
  • B.混乱
  • C.扭曲
  • D.缺陷
  • E.不和谐
16

所谓“审美的人”是

  • A.具有自由人生境界的人
  • B.能够进行艺术创作的人
  • C.身材美丽的人
  • D.追逐时尚的人
17

审美需要是人的

  • A.生命需要
  • B.生理需要
  • C.高级的精神追求
  • D.日常生活的衍生
  • E.独有的一种本质力量
18

最早提出“寓教于乐”原则的西方学者是

  •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亚里士多德
  • D.贺拉斯
19

美育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灵,关键在于它有

  • A.深邃的哲理
  • B.规范的流程
  • C.感性的形式
  • D.强制的灌输
20

戏剧列入时间艺术的主要依据是

  • A.可以摆脱空间而存在
  • B.各种基本元素在时间进程中展开
  • C.佳作可以流芳百世
  • D.有音乐的协助与介入
21

造成不同主体对同一作品不同解读的根本原因是

  • A.艺术接受的环境不同
  • B.艺术接受的时代不同
  • C.艺术接受的主体不同
  • D.艺术接受的动机不同
22

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是艺术的

  • A.娱乐消遣功能
  • B.认识功能
  • C.思想启迪功能
  • D.社会干预功能
23

艺术天才的形成是

  • A.神灵启迪的结果
  • B.良师教导的结果
  • C.勤学苦练的结果
  • D.天赋与实践合力作用的结果
24

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 A.“观”的阶段
  • B.“品”的阶段
  • C.“悟”的阶段
  • D.“思”的阶段
25

审美欣赏中的反馈调节多数是在

  • A.无意识中完成
  • B.理性思维指导下完成
  • C.社会交往中完成
  • D.个人独居时完成
27

审美经验是

  • A.完全拒斥理性因素的
  • B.纯粹的理性思维
  • C.包含理性因素的一种本质直观行为
  • D.所有生物共有的心理活动
28

下列哪首乐曲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

  • A.《蓝色的多瑙河》
  • B.《春江花月夜》
  • C.《摇篮曲》
  • D.《命运交响曲》
29

将喜剧的根源归结为两种社会力量冲突的学者是

  • A.康德
  • B.黑格尔
  • C.马克思
  • D.亚里士多德
30

所谓审美形态的生成性是指其

  • 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
  • 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 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 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1

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是

  • A.出现了系统的艺术门类
  • B.绘画技艺的成熟
  • C.人的自我修饰与美化
  • D.舞蹈行为的普及
32

审美需求是人的一种

  • A.普遍需求
  • B.自然需求
  • C.物质需求
  • D.精神需求
33

客观事物转化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条件是

  • A.具有审美价值
  • B.与审美主体相联系
  • C.线条优美形状奇特
  • D.色彩鲜艳功能强大
34

认为审美发生于游戏的学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A.席勒
  • B.德谟克利特
  • C.泰勒
  • D.普列汉诺夫
35

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

  • A.行为方式
  • B.思维方式
  • C.审美方式
  • D.存在方式
36

《实验美学》的作者是

  • A.维特根斯坦
  • B.杜威
  • C.弗洛伊德
  • D.费希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