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对比联想
- 9
-
灵感
- 10
-
“劳动说”
- 11
-
意象的主要类型包括
- A.仿象
- B.兴象
- C.喻象
- D.抽象
- E.形象
- 12
-
审美形态
- 13
-
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
- A.品位
- B.个性
- C.能力
- D.品味
- E.兴趣
- 14
-
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是
- A.奉献
- B.冲突
- C.抗争
- D.毁灭
- E.胜利
- A.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
- B.不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 C.缺乏生物学的基础
- D.没有考古素材的支撑
- E.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 A.审美萌芽
- B.审美意识
- C.审美思想
- D.审美学科
- E.审美体系
-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亚里士多德
- D.贺拉斯
- 18
-
审美境界的核心是
- A.力量
- B.自由
- C.学识
- D.博爱
- 19
-
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
- A.美善协调
- B.天人合一
- C.逍遥自在
- D.渐修顿悟
- A.建筑
- B.绘画
- C.雕塑
- D.音乐
- 21
-
“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
- 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
- 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
- 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
- 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
- A.形象
- B.快乐
- C.意象
- D.感悟
- 23
-
所谓艺术技巧是指
- A.艺术思维技巧
- B.艺术联系技巧
- C.艺术审美技巧
- D.艺术操作技巧
- A.同化过程
- B.调节过程
- C.想象过程
- D.感悟过程
- A.虚拟性
- B.感性
- C.想象性
- D.情绪性
- A.娱乐消遣功能
- B.认识功能
- C.思想启迪功能
- D.社会干预功能
- 27
-
广义的荒诞实质是
- 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 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
- 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
- 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
- A.视觉与听觉
- B.嗅觉与味觉
- C.触觉与知觉
- D.平衡觉与重力觉
- 29
-
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
- A.距今约300-200万年前
- B.距今约30-5万年前
- C.距今约5万年前
- D.距今约3-1万年前
- 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
- 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 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 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A.粗犷的直线
- B.锐角的折线
- C.平直的虚线
- D.纤巧的曲线
- 32
-
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
- B.审美环境与审美条件
- C.审美意志与审美愿望
- D.审美教育与审美素养
- 33
-
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 A.大脑的发育完备
- B.自然环境的变化
- C.物质生产劳动
- D.社会交往的发展
- 34
-
《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黑格尔
- D.鲍姆加登
- A.主体的创造性
- B.历史的传统性
- C.社会的普及性
- D.与对象属性的一致性
- 36
-
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 A.美的规律
- B.艺术现象
- C.审美心理
- D.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