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9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53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下列称呼属于韩愈的有

  • A.韩吏部
  • B.韩昌黎
  • C.韩文公
  • D.韩忠献
  • E.韩荆州
10

下列诗句中,出自《春江花月夜》的有

  • A.江畔何人初见月
  • B.白云一片去悠悠
  • C.年年岁岁一床书
  • D.双燕双飞绕画梁
  • E.可怜春半不还家
11

《李将军列传》记录李广为将时期的有

  • A.汉高祖
  • B.汉文帝
  • C.汉武帝
  • D.汉昭帝
  • E.汉景帝
12

下列成语中,出自李密《陈情表》的有

  • A.茕茕孑立
  • B.形影相吊
  • C.日薄西山
  • D.如火如荼
  • E.翩若惊鸿
13

下列词句中,属于温庭筠创作的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 B.小山重叠金明灭
  • C.问君能有几多愁
  • D.教坊犹奏别离耿
14

下列作品出自 《孟子》的有

  • A.《齐桓晋文之事》
  • B.《郑伯克段于鄢》
  • C.《非攻》
  • D.《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E.《鲁仲连义不帝秦》
15

《种树郭橐驼传》的“橐驼”在文中指

  • A.骆驼
  • B.行襄
  • C.驼背
  • D.盛泥土的器具
16

李商隐诗“分曹射覆蜡灯红”中“射覆”指的是

  • A.射箭
  • B.猜灯谜
  • C.宴席间一种游戏
  • D.下棋
18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中“蔡家亲”指

  • A.蔡姓亲戚
  • B.堂兄
  • C.宗亲
  • D.表亲
19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作者是

  • A.李华
  • B.刘禹锡
  • C.韩愈
  • D.李商隐
2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二句出自杜甫的

  • A.《又呈吴郎》
  • B.《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C.《兵车行》
  • D.《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1

“脚著谢公屐”的“谢公”是指"

  • A.谢朓
  • B.谢灵运
  • C.谢玄
  • D.谢安
23

《幽忧子集》的作者是

  • A.王勃
  • B.卢照邻
  • C.杨炯
  • D.骆宾王
24

下列著作中,属于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的代表是

  • A.《博物志》
  • B.《搜神记》
  • C.《世说新语》
  • D.《列仙传》
26

下列人物中,属于元嘉三大家的是

  • A.鲍照
  • B.江淹
  • C.沈约
  • D.谢朓
28

下列作品中,属于左思创作的是

  • A.《洛神赋》
  • B.《三都赋》
  • C.《子虚赋》
  • D.《二京赋》
32

下列作家中,世称陈思王的是

  • A.曹操
  • B.曹丕
  • C.曹植
  • D.曹彪
34

下列《苏武传》人物语言中,苏武斥责卫律的是

  • A.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B.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 C.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騮,效死于前
  • D.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35

下列《项羽本纪》文句中,描写钜鹿之战的是

  • A.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 B.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 C.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 D.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37

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的

  • A.齐国
  • B.秦国
  • C.鲁国
  • D.楚国
38

下列《过泰论(上)》中的语句,描述泰孝公的是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
  • B.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谙俟
  •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 D.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9

下列著作中,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是

  • A.《战国策》
  • B.《左传》
  • C.《汉书》
  • D.《楚汉春秋》
40

庄子名

  • A.周
  • B.丘
  • C.翟
  • D.轲
4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

  • A.《学而》
  • B.《为政》
  • C.《先进》
  • D.《里仁》
42

《釆薇》出自《诗经》中的

  • A.《大雅》
  • B.《王风》
  • C.《商颂》
  • D.《小雅》
43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指的是

  • A.郑武公
  • B.郑庄公
  • C.郑穆公
  • D.郑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