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44. 仔细阅读小说《接K》,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1)围绕本文的深刻意蕴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接K                                

刘彬彬是插队那会儿。这年冬天,队长把我们男知青都派去挖黄河。这活又苦又累,我不想干,到工地的第二天我就扒车到S城去了。

S城是个有名的风景区,那时就有不少外宾,我决定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但S城距我下放的地方很有一些路程,坐火车得一天半,而且从时间上算,列车到达S城已是下半夜。

这是冬天,又正是三九天里。去过S城的人说:没人接车你会在车站冻僵的。话说得在理,可我在S城举目无亲,谁会接我呢?于是,我就干了件别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我神气十足地进了车站旁边的邮局。“

S城东风街六号:五日凌晨111次抵S,接K。”

我将电报稿递给了服务员。我故意隐去了收报人的姓名,至于发报人是谁,最妙的办法当然是用“K”来代替。

这张电报稿让服务员愣怔了好一会儿,她那狐疑的目光在我脸上审视了许久。也许她在掂量,我这个人是不是搞间谍工作的吧?但最终,电报还是发了出去。

这无疑是一个恶作剧,很难设想它会有一个美妙的结局。我的目的无非是想稳住自己的决心:怕什么,S城有人接我呢!列车冒着小雪抵达了S城,使我感到震惊和惊喜的是,出口处,竞真有人举着这样一个小木牌:“接——K”我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

这该不是一场梦幻吧?但眼前的事实可是千真万确!举着木牌的是一个小女孩。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我热血沸腾地来到她的身边。她带着一种惊喜审视起我来。“

你——接亲戚?”“不,接K。”她举了举手中的小木牌。“

好怪,接——K。”我说。她“扑哧”笑起来了。“爷爷说咱们这儿根本就没有东风街。”

“你爷爷……”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是邮递员。”我的心突然震荡起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小小说佳作鉴赏》)

5

35. 洛夫的诗歌《长恨歌》的艺术特点包括 【 】

  • A.瞬间的直觉和幻觉交杂倒错
  • B.节奏灵动、想象力丰富
  • C.象征手法的运用
  • D.注重意象的经营和整合
  • E.运用了复沓与重复手法
7

33. 王小波的作品有 【 】

  • A.《白银时代》
  • B.《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C.《青铜时代》
  • D.《广陵散》
  • E.《将军族》
8

32. 下列关于话剧《茶馆》中王利发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南京裕泰茶馆的掌柜
  • B.精明、干练,会顺应时世变迁,不断改变茶馆的经营方式
  • C.处世哲学是:“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
  • D.从不敢得罪有钱有势的人,但总免不了被敲诈勒索
  • E.最后,别的茶馆倒闭,他的茶馆兴旺发达
9

34. 《受戒》的艺术成就包括 【 】

  • A.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
  • B.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
  • C.语言纯朴淡雅
  • D.引入散文笔调和诗歌意境
  • E.形成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
10

30. 下列哪篇作品是对作者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同题诗歌的生动诠释 【 】

  • A.《髻》
  • B.《拣麦穗》
  • C.《空的窗》
  • D.《早熟的枣子》
11

31. 下列作家中,属于“七月诗派”的有 【 】

  • A.曾卓
  • B.海子
  • C.穆旦
  • D.臧克家
  • E.绿原
12

27. 下列作品中,截取主人公一生的几个片段来描写其命运遭际的是 【 】

  • A.《学圃记闲》
  • B.《受戒》
  • 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D.《透明的红萝卜》
13

28. 贾平凹《秦腔》中,秦川人在精神上是 【 】

  • A.颓唐的
  • B.恬淡隐忍的
  • C.极度困乏的
  • D.自给自足的
14

29. 《融入野地》的作者是 【 】

  • A.张炜
  • B.周涛
  • C.王小波
  • D.王家新
16

25. 当代诗坛上,笔名为食指的诗人是 【 】

  • A.查海生
  • B.韩仁存
  • C.郭路生
  • D.查良铮
18

22. 《麦地》一诗的作者是 【 】

  • A.海子
  • B.舒婷
  • C.西西
  • D.郭路生
19

20. 巴金《怀念萧珊》的内容不包括 【 】

  • A.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细节
  • B.对妻子早逝的愧疚
  • C.将个人遭遇与整个国家的浩劫联系起来
  • D.管理菜园时的劳作、感受
20

21. 副题为“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的诗篇是 【 】

  • A.《哎,大森林》
  • B.《重读<圣经>》
  • C.《致西绪福斯》
  • D.《日记》
21

19. 吴楚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

  • A.《游园惊梦》
  • B.《茶馆》
  • C.《陈奂生上城》
  • D.《残月》
22

17. 《风云初记》是孙犁的一部 【 】

  • A.短篇小说
  • B.中篇小说
  • C.长篇小说
  • D.散文
23

18. 散文《拣麦穗》的作者是 【 】

  • A.琦君
  • B.王安忆
  • C.张洁
  • D.张晓风
24

16. 邵燕祥的《杂文二题》包括 【 】

  • A.《和尚之喻》《<圣经>拟作》
  • B.《父亲,树林和鸟》《早熟的枣子》
  • C.《和尚之喻》《早熟的枣子》
  • D.《<圣经>拟作》《父亲,树林和鸟》
25

14. 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主人公黑孩的主要特征是 【 】

  • A.少年老成
  • B.天真活泼
  • C.因长期遭受欺凌,内心充满复仇的火焰
  • D.惯于默默忍受并有超常的感觉能力
26

15. 下列全部属于话剧《关汉卿》中人物的一组是 【 】

  • A.叶和甫、王和卿、郝祯、王著
  • B.朱帘秀、王和卿、叶和甫、松二爷
  • C.朱帘秀、叶和甫、王和卿、常四爷
  • D.何总管、朱帘秀、王利发、阿合马
28

13. “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这句话出自 【 】

  • A.《将军族》
  • B.《棋王》
  • C.《黄鹂》
  • D.《喜宴》
29

9. 诗句“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出自 【 】

  • A.舒婷的《双桅船》
  • B.曾卓的《有赠》
  • C.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 D.绿原的《重读<圣经>》
30

10. 《游园惊梦》的叙事视角为 【 】

  • A.蒋碧月的视角
  • B.窦夫人的视角
  • C.钱夫人的视角
  • D.程参谋的视角
31

11. 《陈奂生上城》中,具有阿Q影子的形象是 【 】

  • A.李顺大
  • B.陈奂生
  • C.陆龙飞
  • D.老田
32

7. 《将军族》叙述时大量使用的手法是 【 】

  • A.意识闪回
  • B.补叙
  • C.倒叙
  • D.正叙
33

8. 在《重读<圣经>》一诗中,作者所“敬重”和“钦佩”的《圣经》人物是 【 】

  • A.沙逊、耶稣
  • B.彼拉多、马丽娅·马格黛莲
  • C.马丽娅·马格黛莲、耶稣
  • D.摩西、沙逊
34

6.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到区委组织部之前的身份是 【 】

  • A.小学教师
  • B.工厂干部
  • C.复员荣军
  • D.待业青年
35

5. 散文《髻》中拒绝使用时髦发油、坚持梳老式发型的是 【 】

  • A.“我”母亲
  • B.“我”姨娘
  • C.“我”
  • D.刘嫂
36

4. 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作者是 【 】

  • A.高晓声
  • B.阿城
  • C.冯骥才
  • D.汪曾祺
37

2. “连绝望这件事存在的本身也不要绝望”出自 【 】

  • A.《空的窗》
  • B.《哦,香雪》
  • C.《少女小渔》
  • D.《残月》
38

3. 《少女小渔》的中心事件是 【 】

  • A.小渔出国
  • B.江伟的误解
  • C.假结婚
  • D.洋老头的敬服
39

1. 下列属于《记波外翁》中的波外翁的性格特征的是 【 】

  • A.随和质朴,热情开朗
  • B.唯唯诺诺,毫无主见
  • C.狂放不拘,目空一切
  • D.孤傲嫉俗,重情义轻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