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0053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张世旺的小说《丰碑》,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丰碑

张世旺

小明十岁之前,在村里是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男孩,因为,他除了长有一副虎头虎脑令人喜爱的小脸蛋外,嘴巴也特别甜,见了老人喊爷爷,见了姑娘喊阿姨,谁家有个跑腿的事,一时忙不开,只要吱一声,他就会蹦蹦跳跳跑去帮你办了。于是,小明不论去谁家,都很受欢迎,有了好吃的东西也愿意分给他。此外,小明还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小柱,两人如影随形,经常带着一帮小伙伴儿跑出去,或去溪沟里打水仗,或爬上树去掏鸟窝,其乐融融。

灾难在十岁那年降到小明的头上。一天,小明放学时,被一辆拖拉机撞了,流了许多血,输血时,不幸染上了艾滋病。

艾滋病即意味着脏,意味着死,这个乡下人都懂。于是,大伙儿开始躲瘟疫一般地躲着小明。当然,刚开始时,大伙都很同情这个小男孩,说小小年纪就染上了这种病,真是天不长眼。有的说着说着还哽咽起来。后来,受恐惧心理的影响,大伙就把小明当灾星了,只要看到他走来,隔好远,就会把门“乓”地关上。至于小孩,大人那是绝对不让他(她)再同小明玩了。一次,小柱瞒着大人同小明玩了一上午,被一小女孩告密,结果,小柱不但挨了爹娘一顿暴打,还于当天就把他送到了远村的姥姑家,让他和小明彻底隔离。

小明知道这都是自己的病惹的祸,可他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又能怎样呢?小明很孤独,也很无助。但这还不是最难过的,最难过的是,后来爹娘也嫌弃和厌恶他了,甚至,爹娘还跑到村主任那里,要求再生一个,说小明这个活着的小死人,得了那种病,迟早会送命的,他们不能算有孩子。“恶语伤人六月寒”,自己最亲最亲的人都这样,小明能不难过嘛?!

从那以后,小明整天都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搭理他,看到的全是冷冰冰的目光和鬼一样躲着他的身影。可小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没人搭理他,他就形单影只地跑出去或蹲在一个背人的地方,自己跟自己玩。没人跟他说话,他就跑到树林里,同树上的鸟儿说。有时,说着说着,小明被哭起来,那哭声,是那样的无助和悲伤。

有一天,小明去了村后的孔雀山,若在以前,小明去孔雀山,大伙一定会把他拉回来,因为,孔雀山是凶地,那里阴气很重。当然,以前的孔雀山可是一个美妙的去处,那里,山的形状酷似只开屏的孔雀,山上还郁郁葱葱长满了大树,其中还有几棵千年古松,风光很是旖旎,可是,几年前,村里为了弄钱,不惜吃祖宗,山上的树砍的砍,挖的挖,眨眼工夫,一座好端端的山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的荒山,并引发了地质灾难,山体大滑坡了,把十几个晚归的牧童和几十头牛全部埋在那里了。从此后,大伙再也不敢去那里,一是怕再次发生山体滑坡把自己埋进去,二是每天一到太阳下山时,那里就隐隐约约传来哭声,好像是那十几个被埋的牧童在哭喊,阴森森的,很吓人。现在,看到小明去那里,大伙不但不拉,不劝阻,还有了一种期盼的心理,他们希望,小明走到那里时,山体再次大滑坡,把他埋进去。要不,就让他一脚踩滑,掉进孔雀山旁边那口大山塘,把他淹死。

但天不遂人愿,每天,小明草草吃过两碗饭,去了孔雀山,等到太阳下山时,他又从那里安全地归来了。只是,样子显得很疲惫,身上还可以看到一道道被石头划破的血口子。春天到来的时候,小明不但人去,还会扛着一大捆树枝走进去,有时甚至一天要往返几次。

“他扛着那么多树枝去那里干什么呢?”

“我看哪,这个活着的小死人是想在那里盖一座宫殿,然后呢,与清风和明月为伴儿,一个人在那里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

“哈哈哈哈......”

人们这么残忍地说笑着,猜测着。

但小明不理会这些,依然天天往孔雀山跑,而且,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了。转眼五年过去。一天,也就是小明满十五周岁的第二天,小明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在家里那间同牲口棚紧紧接在一起的茅草屋里静静地离世了。

小明死后,大伙忽然对孔雀山产生了兴趣。五年来,小明天天去那里,那里究竞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他又在那里干了些什么呢?大伙想知道。大伙决定去看一看。

孔雀山到了。大伙儿愣住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了那座光秃秃的孔雀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绿,尽管,山上的树种有点单调,只有白杨和柳树两种,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大的已经有碗口粗了,还有那条小路,也已修复,虽然有的地方还有些陡,但已挖好了台阶,钉上了作为扶手的木桩,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人了。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小明的。是他,年仅十五岁的小男孩,以德报怨,在自己生命聂后的日子里,用了五年时间和一双稚嫩的手,在这里,为这个村子,为乡亲们留下了一片生命的绿色,树起了一座爱的丰碑!

“小明——”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全村人面对孔雀山齐刷刷跪下了,接着是如潮的哭声。

(选自《百花园》,2015年第3期)

6

话剧《陈毅市长》中陈毅的个性特征有

  • A.严于自律
  • B.豪爽直率
  • C.平易近人
  • D.快人快语
  • E.幽默风趣
8

下列属于史铁生的作品有

  • A.《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B.《务虚笔记》
  • C.《命若琴弦》
  • D.《我与地坛》
  • E.《风云初记》
10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表现出的异于常人之处有

  • A.用手掌击碎铁砧
  • B.从不与人说话
  • C.能听到萝卜缨子生长的声音
  • D.受伤时没有疼痛的感觉
  • E.能看到红萝卜放出奇异美妙的光泽
11

诗歌《长恨歌》的题记“那蔷薇,就像所有的蔷薇,只开了—个早晨”所暗示的寓意是

  • A.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短暂的惋借
  • B.对明海和英子爱情悲剧的叹喟
  • C.对唐玄宗难守江山社稷的感慨
  • D.对明海悲剧人生命运的感伤
12

话剧《茶馆》第一幕中裕泰茶馆的掌柜和房东分别是

  • A.王利发和庞太监
  • B.王利发和秦仲义
  • C.刘麻子和常四爷
  • D.秦仲义和常四爷
14

诗歌《麦地》通过看麦、割麦和准备吃饭等场景抒写的是

  • A.感恩与劳作的欣喜
  • B.收获劳作的疲惫
  • C.对破坏生态的批判
  • D.对改造自然的赞美
15

散文《童年二题·早熟的枣子》中,“早熟的枣子”这一中心意象的涵义是

  • A.消失的美食
  • B.夭折的早恋
  • C.苦难的命运
  • D.贫困的乡村
16

散文《缘缘堂续笔·癞六伯》“癞六伯”每日的生活轨迹是

  • A.早起取邮件,然后分送
  • B.早起看菜园,然后骂人
  • C.出门做生意、吃酒,归途中骂人
  • D.早起务农,回家吃饭,晚上骂人
18

下列作品中,贾平凹创作的散文集是

  • A.《秦腔》
  • B.《商州散记》
  • C.《古炉》
  • D.《浮躁》
22

散文《拣麦穗》中给拣麦穗的小姑娘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是

  • A.松二爷
  • B.魏老汉
  • C.癞六伯
  • D.卖灶糖的老汉
23

散文《怀念萧珊》的行文风格是

  • A.辞采炽热
  • B.内敛朴实
  • C.犀利辛辣
  • D.典雅别致
24

傅雷《致傅聪》中,作者在“第二封信”里主要探讨的是

  • A.恋爱与婚姻
  • B.个人与国家
  • C.艺术与荣誉
  • D.音乐与生活
25

散文《黄鹂——病期琐事》开篇落笔之处是

  • A.童年往事
  • B.青春记忆
  • C.晚年时光
  • D.医院生活
26

迟子建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

  • A.《雾月牛栏》
  • B.《额尔古纳河右岸》
  • C.《亲亲土豆》
  • D.《北极村童话》
28

小说《受戒》叙述上的主要特点是

  • A.顺叙
  • B.插叙
  • C.倒叙
  • D.转叙
29

小说《残月》呈现杨三老汉人生经历的艺术手法是

  • A.内心独白与心理回闪
  • B.“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 C.“击鼓传花”式的结构
  • 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
30

小说《将军族》中的“三角脸”是

  • A.大陆去台湾的退伍老兵
  • B.康乐队老板
  • C.骑单车的高大农民
  • D.挑着水肥的矮小农夫
31

小说《少女小渔》中对塑造小渔形象起衬托作用的两个男性人物是

  • A.洋老头和证婚人
  • B.江伟和洋老头
  • C.洋老头和瑞塔
  • D.江伟和瑞塔
32

小说《鞋》讲述了乡村少女守明为未婚夫做鞋的故事,这双鞋所寄托的情感是

  • A.深情与期盼
  • B.甜蜜与哀怨
  • C.思念与悲伤
  • D.失落与痛苦
33

小说《空的窗》中故亊的叙述者是

  • A.“我”和“老人”
  • B.“老人”
  • C.“老人”和“邮局局长”
  • D.“我”
34

小说《棋王》中,王一生执著于钻研棋艺且乐于与人对弈的原因是

  • A.淡忘生活的苦难
  • B.转移病痛的折磨
  • C.摆脱工作的失意
  • D.躲避家庭的琐事
35

小说《哦,香雪》中香雪替凤娇感到委屈的原因是

  • A.“北京话”骗走了凤娇的鸡蛋
  • B.“北京话”己经有爱人了
  • C.凤娇用了太多的鸡蛋才换到自动铅笔盒
  • D.“北京话”抛弃了凤娇
36

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故事结局是

  • A.矮丈夫另组家庭
  • B.主人公白头到老
  • C.主人公劳燕分飞
  • D.高女人因病去世
38

小说《百合花》叙述的核心事件是

  • A.假结婚
  • B.生日宴
  • C.借被子
  • D.割麦子
39

小说《游园惊梦》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 A.台湾
  • B.香港
  • C.南京
  • D.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