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何一飞小说《绝鉴》,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绝鉴

隐逸斋是做玉器的,老板陈若尘,原是历史老师,不知什么原因,辞了职,开了家玉器店,取名隐逸斋。陈若尘四季皆藏好茶,有两个半茶友。

那两个,一个是他的发小,县教育局长冯有为,用陈若尘的话说,冯有为斯文还在,可以为友;一个是宝峰寺的方丈法缘和尚,轻易不说话,一开口则是口吐莲花让人醍酬灌頂,有次喝完荼,法缘和尚对陈若尘说,施主面相与佛有缘。

至于那半个,本县县委书记,是冯有为带过来的,喝过几次茶后,发现并无半点官场俗气,就被陈若尘列为半个朋友。

陈若尘做玉器生意是因为他善鉴玉,尤其善鉴古玉,曾经有省城玉器玩家高价购得枚汉代龙凤纹玉环,却被专家鉴定为高仿品,也不知玉器玩家从哪打听到陈若尘,跑过来请他鉴定。陈若尘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最后对玩家说从玉质和线刻技法可以断定是真品。后来玩家又把龙凤纹玉环拿到北京,北京的大师也鉴定为真品。陈若尘一鉴成名,被人誉为省内古玉鉴定第一。

鉴宝这行只要肯放手是能赚大钱的,所谓放手就是玩家給钱,拿假货让鉴家出个真品证明,许多玉器玩家都找过陈若尘,陈若尘冷面相拒,再高的价也不做。隐逸斋的生意不好不坏,陈若尘不像他老婆那样着急上火,说真要老是想着挣钱,那就是人被钱玩了,不值得。

豁达的陈若尘最近有些豁达不开,因为女儿的事。女儿大学毕业两年,因右脚残疾,找工作辗转了几十次,都被用人单位拒绝了,弄得女儿连家门都不愿走出一步这事不知怎么给县委书记知道了,这天晚上县委书记和冯有为来喝茶,书记从包里拿出一份调令对陈若尘说,明天叫孩子到财政局报到,孩子学财会的,正好学以致用陈若尘犹豫一会把调令接了,说,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这样的大恩,当得上以死相报啊。

时间就这样不急不慢地走。

茶友们很久没来了。陈若尘有些想念,想打电话约他们过来喝茶,拿起电话又放下了,笑自己像没经过事的人。这天晚上正念着,书记一个人来了,陈若尘喜得连忙去泡茶。喝了一阵茶,书记从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黄绸裹着的东西说:若尘你给看看。

陈若尘小心接过,揭开黄绸,心就扑通、扑通跳了,一只品相良好的青五碟子在灯光下发出幽幽的沁人的光。这碟子叫清代菊纹盘,清中期皇家用具,虽说不是孤品,但存世的也不足五枚,香港拍卖行前几年拍卖过一枚,拍出了近百万的价。

仔细看过几遍,确定无疑后,陈若尘才对书记说:这是真品。

书记笑着说:这碟子是家传的,我岂不知它是真品。

那你拿来叫我看是什么意思?

书记踌躇着說,若尘,我们是朋友,你帮个忙,给它出份赝品证明。

陈若尘明白了,他这是要把真当假,只不知是为了送个安全还是收个安全,聪明啊。

陈若尘内心挣扎着煎熬着,良久,站起来踉跄出了茶室,片刻,拿了印鉴纸笔回来,坐下写好鉴定证明书,盖上自己的印鉴递给书记,懒懒地说,你要它假就假吧。

然后,端起茶做了个送客的手势,书记尴尬站了起来,从包中拿出一个大红包,陈若尘不接,把书记半拖半拉推出了门。

第二天,隐逸斋关了门。门上贴着八个字:若尘已死,停止营业。街坊邻居不信,问陈若尘老婆,老婆又气又恨地说,死了。死了好。他死他的,我活我的。陈若尘哪去了?有上香的人在宝峰寺看见了他,原来已皈依佛门。

书记也听说了,怎么也想不明白陈若尘为了一件小事就去做了和尚。

(原载《小说界》2013年第3期)

8

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主题意蕴有

  • A.追忆与哀悼萧珊
  • B.表达对妻子早逝的愧疚
  • C.对“文革”灾难的反思和批判
  • D.渴求精神道德的完善
  • E.表达作者哀而不伤、乐天知足的态度
10

下列作品中,以“文革”为时代背景的有

  • A.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 B.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 C.阿城《棋王》
  • D.杨绛《学圃记闲》
  • E.郭路生《相信未来》
11

傅雷散文《致傅聪》表达的人生、事业和爱情的观念有

  • A.艺术家应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
  • B.别做爱情上的唐·璜
  • C.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
  • D.可做爱情上的唐·璜
  • E.以艺术为生命的人应把真理、正义、人格看得高于一切
12

韩少功小说《马桥词典》的文体是

  • A.日记体
  • B.词典体
  • C.散文诗
  • D.传记体
13

陈映真《将军族》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 A.抓住中心事件塑造人物性格
  • B.淡化故事情节,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
  • C.击鼓传花式的故事结构
  • D.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14

王家新诗歌《日记》中描绘的三个典型场景依次是

  • A.园丁锄草——花园的荒废和雪的降临——青草吞没大理石雕像
  • B.青草吞没大理石雕像——花园的荒废和雪的降临——园丁锄草
  • C.园丁锄草——青草吞没大理石雕像——花园的荒废和雪的降临
  • D.青草吞没大理石雕像——园丁锄草——花园的荒废和雪的降临
15

苏童小说《拾婴记》中,女婴被遗弃和无人收留的社会根源是

  • 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 B.政治权力的滥用
  • C.世道人心的冷漠
  • D.封建礼教的遗留
16

迟子建小说《亲亲土豆》结尾处象征着丰满之爱和丰盈生命的意象是

  • A.秦山为李爱杰所买的旗袍
  • B.女儿粉萍的笑脸
  • C.“跟脚”的土豆
  • D.盛开的土豆花
18

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那只猪遭受围杀的原因是

  • A.学汽车响
  • B.学拖拉机响
  • C.不愿在猪圈里呆着
  • D.学汽笛叫
19

洛夫诗歌《长恨歌》取材于

  • A.杜丽娘的故事
  • B.白居易的故事
  • C.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 D.巴尔扎克的故事
20

牛汉散文《童年二题》中,“早熟的枣子”的象征意蕴是

  • A.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
  • B.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快乐
  • C.青春的青涩与成长的迷惘
  • D.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
23

罗门诗歌《麦坚利堡》是

  • A.悼亡诗
  • B.乡愁诗
  • C.赞美诗
  • D.爱情诗
24

“匀称高大,毛色闪闪发光,最明显的特征是颈上披散着垂地的长鬃,有的浓黑,流泻着力与威严;有的金红,燃烧着火焰般的光彩。”这一段描写出自

  • A.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B.周涛《巩乃斯的马》
  • C.王小波《一只独立特行的猪》
  • D.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25

田汉戏剧《关汉卿》中,形成作品结构曲折复杂的艺术手法是

  • A.善用倒叙
  • B.善用悬念
  • C.创造意境
  • D.“多人多事”
26

余光中诗歌《乡愁》中的重要意象是

  • A.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 B.邮票、船票、围巾、海峡
  • C.邮票、码头、围巾、海峡
  • D.船票、码头、坟墓、海峡
29

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穿插、对比了“母亲”的两个时代,它们是

  • A.少女时代和母亲时代
  • B.童年时代和少女时代
  • C.母亲时代和祖母时代
  • D.青春时代和祖母时代
30

下列作品中,叙写“文革”给普通人造成的灾难,但并不渲染痛苦,而是侧重于痛苦消解之道的是

  • A.《怀念萧珊》
  • B.《学圃记闲》
  • C.《回看血泪相和流》
  •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31

把后记作为作品的“内核或种子”,并与正文一起发表的短篇小说是

  • A.《走窑汉》
  • B.《鞋》
  • C.《断层》
  • D.《远方诗意》
32

诗歌《智慧之歌》是穆旦晚年复出之作,其主题是

  • A.人生的理性思考
  • B.历史的全盘清算
  • C.童年的温情回顾
  • D.智慧的无情批判
33

阿城小说《棋王》中,王一生追求的理想境界是

  • A.生命的自由和爱情的浪漫
  • B.快意恩仇
  • C.兼济天下
  • D.生命的自由和自我的超脱
35

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在小渔美好情感的感召下,洋老头的重大变化是

  • A.与瑞塔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B.揭穿了假结婚的真相
  • C.恢复了做人的尊严
  • D.离开了悉尼
38

海子诗歌《麦地》中,使人群由疏高而趋近、由冷漠而亲和的因素是

  • A.粮食和月亮
  • B.粮食和劳动
  • C.田野和劳作
  • D.大地和月光
39

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借以展开故事的主要事件是

  • A.借被子
  • B.救护伤员
  • C.护送文工团员
  • D.保护担架队员
40

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的主人公是

  • A.钱夫人
  • B.窦夫人
  • C.赖夫人
  • D.蒋碧月
41

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法是

  • A.暗示手法
  • B.象征手法
  • C.衬托手法
  • D.对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