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阅读小小说《糖纸钱》,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文章,要求:

(1)理解并说明作品的主题意蕴;

(2)把握并分析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

(3)表达通顺,书写整洁。

糖纸钱

陈永林

胖胖的娘长得俊,眼黑亮得似两泓清澈的泉水。胖胖的娘一走路,一条长至腰际的麻花黑辫,就一摇一晃,腰肢也一扭一扭的,丰满的胸脯也一耸一耸的。可她的男人却没福气,做了短命鬼。村里的男人都想当胖胖的爹爹。

媒人就把胖胖家的门敲破了。胆子大的男人,不请媒人直接跟胖胖的娘说。

胖胖的娘红了脸,两只手不停摆着辫梢。这害羞样更让男人心怜,男人眼里的情意更浓了,话也更甜了,嫁给我吧,我会疼你……

胖胖的娘摇头。

没有男人的日子难熬。挑水担粪,耕田耙地等力气活全得靠一个人,忙得想分身,累了,想靠一下都没地方靠。

胖胖的娘怕胖胖受委屈,说,谁做胖胖的爹,让胖胖自己选择。

许多男人讨好胖胖。买好吃的东西给胖胖吃,买玩具给胖胖玩,这些东西,胖胖好想要,特别是那些糖块,馋得胖胖不停流口水,胖胖却不敢要,男人问,为啥不要?

胖胖说,我娘说我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

许多男人无计可施,便打别的女人的主意去了。

胖胖喜欢在村头拐子百货店玩。拐子养了只小狗,小狗同胖胖熟了,就总围着胖胖转。

拐子几次拿冰糖、饼干给胖胖吃。胖胖总不敢接。胖胖怕挨娘的骂。

一回,拐子又拿冰糖给胖胖吃。胖胖不接。拐子说,你拿钱买总行吧。胖胖说,我没钱。拐子说,你袋里有钱。胖胖就从袋里掏出两张糖纸,这是钱?拐子说,不是钱是啥?

胖胖好高兴,就拿两张糖纸换了块冰糖。胖胖吃得津津有味。胖胖一馋,就去捡糖纸,可农村娃吃糖少,因而糖纸难捡。胖胖馋得不行,就去镇里捡糖纸,好在镇离家近。

胖胖吃东西时,拐子一脸幸福,好像自己吃好吃的东西。

村里的男人见胖胖同拐子相处得那么好,都笑,拐子,胖胖快叫你爹了。

拐子变了脸,别乱嚼舌头。左邻右舍,谁个没难处,帮点忙,不该吗?

男人们听不进拐子的豪言壮语,都哈哈地哄笑。

一回胖胖的娘病了,胖胖说,娘,我去请医生来。

胖胖的娘眼里汪着泪,说甭去,要花钱的。

胖胖说,我有好多钱。

你哪来的钱?

胖胖就从口袋掏出十几张叠得好好的糖纸,娘,这些钱如不够,我再去捡。

孩子,那是糖纸,不是钱。

不,娘哄我。我总是用这钱买拐子叔的东西吃。

啥?

胖胖娘听胖胖讲了一切,蓄在眼里的泪就掉下来了。胖胖娘挣扎着下了床,拉着胖胖去了拐子的店,对胖胖说,叫爹。

胖胖高兴地叫,爹。

拐子说,使不得,真使不得……我拿东西给胖胖吃,真的没存这种意思。我只是见胖胖可怜,人家有爹的孩子多少有点零食吃,可我从没见胖胖吃过零食,我就……

胖胖娘说,你讨厌我?

咋,咋这样说呢?……拐子窘得脚都没处放。

此时,传来一阵欢欢悦悦的爆竹声,一阵喜气洋洋的唢呐声。哦,又有人办喜事了。

(原载《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6

《陶渊明写挽歌》所叙述的陶渊明晚年生活场景有

  • A.东林寺访友
  • B.田间漫步
  • C.席间闲谈
  • D.榻上凝思
  • E.邻家乞酒
7

下列作品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有

  • A.《红旗谱》
  • B.《透明的红萝卜》
  • C.《哦,香雪》
  • D.《女房东》
  • E.《“锻炼锻炼”》
8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其艺术特色是

  • A.想象奇丽而多变,多用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 B.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
  • C.以文字的本色来反映生活的本色,无拘无束,笔到情至
  • D.擅长运用双声叠字和长短句式
  • E.擅长运用绵密的意象
9

下列主要运用象征手法表情达意的作品是

  • A.《双桅船》
  • B.《慕尼黑》
  • C.《哎,大森林》
  • D.《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 E.《相信未来》
10

梁斌的《红旗谱》表现的时代背景是

  • A.大革命前后的冀中平原
  • B.抗日时期的吕梁山区
  • C.大革命前后的吕梁山区
  • D.抗日时期的冀中平原
11

《我的第一个上级》中老田的性格特征包括

  • A.性格古怪,动作疲沓
  • B.热情开朗,幽默风趣
  • C.临危不惧,身先士卒
  • D.经验丰富,沉着果断
  • E.高傲孤僻,目中无人
12

诗歌《岁月》采用的主要艺术方法是

  • A.哲理化方法,赋予时间以心理性概括
  • B.具象化方法,赋予时间以质感和动感
  • C.美化的方法,赋予时间以美的形象
  • D.对比的方法,以过去和现在作鲜明的对比
14

诗句“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出自

  • A.韩东的《山民》
  • B.骆一禾的《岁月》
  • C.海子的《麦地》
  • D.舒婷的《双桅船》
15

诗歌《山民》的最后一节是“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他”的“遗憾”是

  • A.对“他”能想到而祖先没想到的东西的赞颂
  • B.对“他”的追求理想精神的赞颂
  • C.对“他”耽于幻想却怯于行动的反讽
  • D.对“他”的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反讽
17

《苹果树下》一诗,表现爱情从孕育到成熟的过程主要是通过

  • A.小伙子唱歌内容的变化来展示的
  • B.一年四季的顺序自然完成的
  • C.苹果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来喻示的
  • D.姑娘由嗔怒到惊喜的表情变化展示的
19

小说《女房东》中,房客老柴与女房东之间

  • A.心有灵犀,相忘于江湖
  • B.尽弃前嫌,言归于好
  • C.两情相悦,相敬如宾
  • D.渴望交往却失之于交臂
20

《<书海夜航>二集序》与余秋雨的《夜航船》中都提到了夜航船中“一僧一士”的故事,这故事最早出自

  • A.张岱的《夜航船》
  • B.阿英的《夜航集》
  • C.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
  • D.唐弢的《晦庵书话》
21

话剧《陈毅市长》的主要结构方式是

  • A.花瓣式
  • B.多线穿插
  • C.明暗双线交错展开
  • D.冰糖葫芦式
22

《庐山面目》中,曾与作者讲土白的人物是

  • A.南京大学的教授
  • B.湖州客
  • C.第三招待所的服务员
  • D.九江浔庐餐厅的服务员
23

小说《春天》是

  • A.故事性很强的小说
  • B.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
  • C.富有诗意与哲理的小说
  • D.通俗小说
25

慧远和尚这一人物出自作品

  • A.《受戒》
  • B.《和尚之喻》
  • C.《陶渊明写挽歌》
  • D.《法门寺》
26

小说《将军族》讲述了一对小人物“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双双殉情的故事,采用的叙述口吻是

  • A.冷漠而略带抒情
  • B.激昂而略带嘲弄
  • C.平静而略带冷漠、嘲弄
  • D.激奋而略带感伤
27

《关汉卿》全剧情节的中心线索是

  • A.关汉卿和朱廉秀之间的剧情发展
  • B.分别以关汉卿与白和甫为代表的双方的较量
  • C.《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
  • D.朱小兰一案的沉冤到昭雪的过程
28

《在山区收购站》中收购站主任曹英是一个

  • A.虚心开朗、勇于开拓的年轻干部
  • B.经验丰富、圆滑世故的老干部
  • C.古板刻薄、不思进取的老干部
  • D.缺乏经验、又不够虚心的年轻干部
29

“我是我的矛/我也是我的盾/我的矛能够刺穿我的盾/我的盾也可折断我的矛”,《我》中的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

  • A.对双重人格的自我欣赏
  • B.对人格分裂的自我认同
  • C.矛盾、困惑的痛苦心情
  • D.敢于直面人生、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30

贯穿诗歌《冬》的情调是

  • A.沉重苦涩而又热流暗涌
  • B.快乐无忧而又充满情趣
  • C.枯寂绝望
  • D.焦虑压抑
31

《草木篇》中“白杨”的象征寓意为

  • A.顽强的生命力
  • B.脱俗的气质
  • C.孤傲的品性
  • D.热烈的情绪
32

“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出自

  • A.牛汉的《童年二题》
  • B.茹志娟的《百合花》
  • C.铁凝的《哦,香雪》
  • D.张洁的《拣麦穗》
33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一句出自

  • A.白先勇的《游园惊梦》
  • B.邵燕祥的《和尚之喻》
  • C.贾平凹的《秦腔》
  • D.余秋雨的《夜航船》
34

揭示美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一主题的作品是

  • A.《下放记别》
  • B.《听听那冷雨》
  • C.《夜航船》
  • D.《黄鹂—病期琐事》
35

巴金的《怀念萧珊》一文,出自他的散文集

  • A.《英雄的故事》
  • B.《再思录》
  • C.《随想录》
  • D.《新声集》
36

下列作品中,重知识、有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

  • A.《社稷坛抒情》
  • B.《茶花赋》
  • C.《早熟的枣子》
  • D.《下放记别》
37

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 A.脚卵
  • B.“我”
  • C.小英子
  • D.王一生
38

构成小说《陈奂生上城》的主要情节线索是

  • A.卖帽子—住招待所—买油绳
  • B.买油绳—卖帽子—住招待所
  • C.住招待所—买帽子—卖油绳
  • D.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
39

《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感人故事发生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 B.解放战争时期
  • C.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 D.北伐战争时期
40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林震是

  • A.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
  • B.一个官僚主义者形象
  • C.一个世故圆滑的年轻人
  • D.有理想、有朝气、富于正义感的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