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小说《杭州路10号》,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杭州路10号

于德北

我讲一个我的故事。

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重要。

随着待业天数的不断增加,我越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当然是从前。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从前,但未必从前的故事都可以改变一个人。

改变一个人并不容易。

夏初那个中午,我从一场棋战中挣脱出来,不免有些乏味。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闭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的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这一定很有趣。

我激动。

名字怎么办?信怎么寄?

我潇洒地耸耸肩,洋腔洋味地说:“都随便。”

乌一一拉一一!’

万岁!这游戏。

我找了一张白纸,在上边一本正经地写了“雪雪,我的上帝”几个字。这是发向天国的一封信。我颇为动情地向她诉说我的一切,其中包括所谓的爱情经历(实际上是对邻家女儿的单相思),包括待业始末,包括失去双腿双手的痛苦(这是撒谎!)。

杭州路10号袁小雪。

有没有杭州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我说过,这是游戏,是一封类似乡下爷爷收的信。

信寄出去了。

我很快便把它忘却。

生活中竞有这么巧的事,巧得让人害怕。

几天之后,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把我惊起。我打开门,邮递员的手正好触到我的鼻子上。

“信。”

“我的?”我不相信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

杭州路10号。

我惊坐在沙发上。仿佛有无数只小手在信封里捣鬼,我好半天才把它拆开。字很清丽,一看就是女孩子。信很短:谢谢您信任我向我诉说您的痛苦我不是上帝但我理解您别放弃信念给生活以时间您的朋友雪雪。

人都有良心。我也有良心。从这封信可以知道袁小雪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欺骗善良无疑是犯罪。我不回信不能回信不敢回信。

这里边有一种崇敬。

我认为这件事会过去。只要我再闭口不言。

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信都很短,执著、感人。她还寄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命的诗篇》。

我渐渐自省。

袁小雪,你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呀?!

我渐渐不安。

四个月过去了,你知道我无法再忍受这种折磨。我决定去看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告诉她我是个小混蛋,不值她这样为我牵肠挂肚。我想知道袁小雪是大姐姐小妹妹还是阿姨老大娘。我必须亲自去,不然的话我不可能再平静地生活。

秋天了。

窄窄的小街上黄叶飘零。

杭州路10号。

我轻轻地叩打这个小院的门,心中充满少有的神圣和庄严。门开了,老奶奶一头花发映入我的眼帘。我想:如果可以确定她就是袁小雪,我一定会跪下去叫一声奶奶。

“您是?”

“我,我找袁小雪。”

“袁?……噢,您就是那个……写信的人?”

“是,是他的朋友。”

“噢,您,进来吧。”

我随着她走过红砖铺的小道,走进一间整洁明亮的屋子里,不难看出是书房。就在这间屋子里,我被杀死了。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她不在么?”

“……”她转过身去,从书柜里拿出一沓信封款式相同的信,喃喃而语:“人,死了,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这些信,让我每个月寄一封……”

我的血液开始变凉。这是死的征兆。

“她?”

“骨癌。”

她指了指桌子让我看。

在一个黑色的木框里镶嵌着一张三寸黑白照片。照片是新的。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他叫骆瀚沙。

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

选自于德北经典小小说名作选集《美丽的梦》(略有改动)(2008年8月东方出版社出版)

6

散文《庐山面目》的特点有()

  • A.以游踪为行文线索顺序
  • B.行文随意自然,富有情趣
  • C.表现出平和闲适的情致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 D.语言华美典雅
  • E.对庐山众多名胜一一描写,均能收到生动鲜明的效果
7

下列属于短篇小说的作品有()

  • A.《百合花》
  • B.《透明的红萝卜》
  • C.《“锻炼锻炼”》
  • D.《棋王》
  • E.《春天》
8

《我的第一个上级》中的老田的性格形象是()

  • A.性格古怪、动作疲沓
  • B.热情开朗、幽默风趣
  • C.临危不惧、身先士卒
  • D.经验丰富、沉着果断
  • E.高傲孤僻、目中无人
9

《髻》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体察力,表达了作者()

  • A.对母亲的爱和理解、同情
  • B.对姨娘的鄙夷和怜悯
  • C.对父亲的不满和埋怨
  • D.对自身命运的慨叹
  • E.对童年幸福时光的留恋
10

诗歌《山民》的语言特点是()

  • A.去除了浪漫的华丽,以典雅的语言出之
  • B.去除了浪漫的华丽,以激昂的语言出之
  • C.去除了浪漫的华丽,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 D.去除了浪漫的华丽,以民俗口语出之
11

组诗《草木篇》中的“仙人掌”意象象征着()

  • A.清高孤傲
  • B.耿直顽强
  • C.不计名利
  • D.外丑内美
12

下列属于张洁的作品有()

  • A.《沉重的翅膀》
  • B.《爱,是不能忘记的》
  • C.《拣麦穗》
  • D.《麦地》
  • E.《髻》
13

牛汉的《童年二题》中,“早熟的枣子”的意象是()

  • A.作者这一代知识分子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命运的象征
  • B.作者这一代知识分子受到挫折后思想衰退的象征
  • C.作者这一代知识分子苦难命运和执着理想追求的象征
  • D.作者这一代知识分子战胜困难后喜悦心情的象征
14

《慕尼黑》是一首政治色彩浓烈的诗,它的历史背景是()

  • A.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
  • B.希特勒发动侵法战争
  • C.希特勒与英、法、意签订秘密协定,强占苏台德地区
  • D.希特勒与英、法、意签订秘密协定,强占波兰,
15

下列反映“文革”期间青年一代的处境和心态的诗作是()

  • A.《冬》
  • B.《春天,遂想起》
  • C.《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 D.《草木篇》
16

老舍的《茶馆》是()

  • A.一幕三场剧
  • B.三幕剧
  • C.四幕剧
  • D.五幕剧
17

诗人穆旦属于()

  • A.七月诗派
  • B.九叶诗派
  • C.朦胧诗派
  • D.蓝星诗社
18

《陈毅市长》采用了()

  • A.一人一事式的结构
  • B.一人多事式的结构
  • C.时空倒错的手法
  • D.戏剧穿插的手法
19

下列属于话剧《关汉卿》中的一组人物是()

  • A.白和甫王和卿郝祯王著
  • B.朱廉秀王和卿白和甫马五爷
  • C.朱廉秀白和甫王和卿顾充
  • D.关汉卿朱廉秀王子修阿合马
20

散文《法门寺》中说,对法门寺地宫里发现的古代遗物,有人感兴趣的是“听说你们挖出了一地窖金子”,有人关心的是如来佛指骨舍利“价钱可以项得上三个香港”,作者由此想表达的思想是()

  • A.当今人们对古代遗物的价值估计过高
  • B.当今人们对古代遗物的价值估计不足
  • C.当今人们对古代遗物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
  • D.当今人们虽重视古代遗物,又太执迷于金钱实利
23

《哎,大森林》的创作题旨是()

  • A.对滥砍滥伐现象提出严厉批评
  • B.对森林的荒漠化提出严重警告
  • C.倡导全民植树,绿化荒山
  • D.警示世人勿忘历史教训,及时剔除各种腐败罪恶
24

余秋雨《夜航船》一文的主题是()

  • A.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民众和实际的传统的批判
  • B.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文人气质的赞美和弘扬
  • C.对中国古代文人博学、散淡境界的钦佩
  • D.对中国古代士大夫重义轻利、重情轻理思想的批判
25

《黄鹂》一文()

  • A.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发表于60年代
  • B.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于70年代
  • C.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发表于80年代
  • D.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发表于90年代
26

《与李贺共饮》中所提到的李贺最得意的一首七绝是()

  • A.《李凭箜篌引》
  • B.《秦王饮酒》
  • C.《送孟浩然之广陵》
  • D.《赠汪伦》
27

下列属于散文体裁的作品是()

  • A.《哦,香雪》
  • B.《麦地》
  • C.《我》
  • D.《茶花赋》
28

下列对《听听那冷雨》的描述不准确的有()

  • A.勾画出一个白发游子的形象
  • B.是余光中的代表作之一
  • C.表达了对悲剧式爱情的追怀
  • D.描写了初春季节漫长雨季的感受
29

《下放记别》中的“默存”是()

  • A.巴金
  • B.钱钟书
  • C.沈从文
  • D.台静农
31

小说《受戒》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

  • A.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 B.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
  • C.人物性格复杂,内心刻画细腻
  • D.浓墨重彩,笔力遒劲
32

下列可以称为“文化小说”的作品是()

  • A.《法门寺》
  • B.《陶渊明写挽歌》
  • C.《棋王》
  • D.《重读<圣经>》
33

《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参加革命前走的是()

  • A.享乐主义的道路
  • B.恋爱至上主义的道路
  • C.读书救国的道路
  • D.个人奋斗的道路
35

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叙述视角是()

  • A.以高女人的眼光为视角
  • B.以矮丈夫的眼光为视角
  • C.以作者的眼光为视角
  • D.以团结大楼居民的眼光为视角
36

《在山区收购站》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 A.心理描写
  • B.烘托对比
  • C.悬念设置
  • D.心理分析
37

《女房东》的作者是()

  • A.严歌苓
  • B.贾平凹
  • C.茹志鹃
  • D.孙犁
38

《红旗谱》中,小时候名叫“虎子”的人物是()

  • A.朱老忠
  • B.严运涛
  • C.严江涛
  • D.朱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