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豆角鼓》,结合作品,写一篇500—700字的文学评论。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豆角鼓

毕淑敏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择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话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象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

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兀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

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选自马明博、高海涛主编的《小小说十五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

下列对《草木篇》的评价,正确的有()

  • A.是一组咏物言志诗
  • B.语调平缓,语言质朴
  • C.主要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 D.热烈赞颂了白杨树的孤傲、仙人掌的顽强和梅花的脱俗
  • E.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7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创作特色体现在()

  • A.按生活原貌全景式展示人物的命运遭际
  • B.着意描写人的精神痛苦,给人以情感冲击
  • C.叙述和议论相结合
  • D.笔墨多讽刺,嘻笑怒骂,自成一体
  • E.具有轻松诙谐的喜剧性
8

《和尚之喻》告诉读者,民谚之所以取譬于和尚,是为了()

  • A.反映人们对“空门”内事物的理解
  • B.表达人们对“空门”内矛盾、不公现象的批判
  • C.反映人们对俗世现实的观察
  • D.表达人们对僧俗两界相通性的看法
  • E.表达人们对俗世不公平现象的批判
9

下列属于七月诗派的诗人有()

  • A.牛汉
  • B.流沙河
  • C.艾青
  • D.曾卓
  • E.冀汸
10

《有的人》在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方面,主要使用了()

  • A.拟人手法
  • B.对比手法
  • C.衬托手法
  • D.讽刺手法
11

《游园惊梦》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

  • A.采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
  • B.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
  • C.通过性格化的对白、象征、暗示等手法强化喜剧讽刺性主题
  • D.熔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多种艺术手段于一炉
  • E.风格淳朴,富于幽默感
12

讴歌人民群众与子弟兵鱼水深情的小说是()

  • A.《百合花》
  • B.《草原上的小路》
  • C.《女房东》
  • D.《透明的红萝卜》
13

下列哪篇作品是冯骥才创作的?()

  • A.《大淖记事》
  • B.《棋王》
  • C.《神鞭》
  • D.《红日》
14

复沓的手法与重词叠字反复使用的诗篇是()

  • A.《我》
  • B.《冬》
  • C.《春天,遂想起》
  • D.《相信未来》
16

《陈毅市长》创作于()

  • A.1958年
  • B.1961年
  • C.1979年
  • D.1986年
17

曾与鲁迅等在20世纪20年代组织未名社的作家是()

  • A.骆宾基
  • B.台静农
  • C.邵燕祥
  • D.王蒙
19

下列哪篇作品,写到了卖灶糖的老汉对“我”的疼爱?()

  • A.《法门寺》
  • B.《月迹》
  • C.《秦腔》
  • D.《拣麦穗》
20

流沙河曾经获得全国优秀新诗(集)一等奖的诗集是()

  • A.《流沙河诗集》
  • B.《告别火星》
  • C.《草木篇》
  • D.《农村夜曲》
21

下列哪一作品,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

  • A.《秦腔》
  • B.《我与地坛》
  • C.《社稷坛抒情》
  • D.《茶花赋》
22

《女房东》的故事发生在()

  • A.澳门
  • B.台湾
  • C.香港
  • D.美国
23

在《巩乃斯的马》中,马的象征意蕴集中体现为()

  • A.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 B.进取精神和崇高感情
  • C.能适应各种严酷环境的忍耐精神
  • D.敬业精神
24

《受戒》在语言上的特色是()

  • A.纯朴淡雅
  • B.诙谐幽默
  • C.口语化、通俗易懂
  • D.辛辣犀利
25

下列哪部话剧不是沈虹光的作品?()

  • A.《寻找山泉》
  • B.《同船过渡》
  • C.《五二班日志》
  • D.《寻找男子汉》
26

陈翔鹤早年属于下列哪个著名文学团体的成员?()

  • A.文学研究会
  • B.“浅草社”和“沉钟社”
  • C.创造社
  • D.语丝社
28

《鲁鲁》中写人状物的主要手法()

  • A.白描
  • B.象征
  • C.戏剧穿插
  • D.暗示
29

《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

  • A.江华
  • B.林道静
  • C.余永泽
  • D.杨沫
30

诗集《白玉苦瓜》的作者是()

  • A.艾青
  • B.余光中
  • C.卞之琳
  • D.臧克家
32

《麦地》的一个艺术特点是()

  • A.用浅白的语言袒露内在情感
  • B.借朴实的叙述,将历史与现实捏合起来
  • C.用素朴的速写式的视觉意象造成特定的氛围
  • D.机智的拟人化手法
34

《有赠》是写给()

  • A.儿童的诗
  • B.祖国的诗
  • C.一位女性的诗
  • D.青年人的诗
35

下列作品中,表现了作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人生态度的散文是()

  • A.《太阳下的风景》
  • B.《怀念萧珊》
  • C.《记波外翁》
  • D.《下放记别》
37

《怀念萧珊》创作于()

  • A.萧珊刚刚去世不久
  • B.“文革”期间
  • C.“文革”结束不久
  • D.20世纪80年代
38

下列属于王蒙的作品是()

  • A.《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B.《高高的白杨树》
  • C.《春之声》
  • D.《陶渊明写挽歌》
40

下列作品中,反映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小说”是()

  • A.《“锻炼锻炼”》
  • B.《女房东》
  • C.《红旗谱》
  • D.《哦,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