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下列小说中,以心理描写见长的有

  • A.《丈夫》
  • B.《财主底儿女们》
  • C.《围城》
  • D.《莎菲女士的日记》
  • E.《沉沦》
7

《潘先生在难中》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特色有

  • A.严格遵守让倾向从情节中自然流露的原则,反映生活,刻画人物
  • B.不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和故事情节的曲折,而是致力于人物的心理刻画
  • C.善于在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和细节中,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 D.善于运用抒情的手法
  • E.善于运用暗示的手法
8

《春风沉醉的晚上》描写了孤苦无依的女工陈二妹和穷愁潦倒的“我”的几个交往阶段,包括

  • A.疑惧、戒备
  • B.信赖、同情
  • C.责备、规劝
  • D.消除误会、建立友谊
  • E.产生爱情、组建家庭
10

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所描写的几种灯光有

  • A.飞机的灯光
  • B.旧居的灯光
  • C.路灯的灯光
  • D.爱尔克的灯光
  • E.心灵的灯光
11

下列反映青年知识女性受“五四”影响追求爱情自由的作品有

  • A.《莎菲女士的日记》
  • B.《伤逝》
  • C.《拜堂》
  • D.《春桃》
  • E.《边城》
12

何其芳在散文《雨前》中表现了复杂的思想情感,其中不属于这种复杂情感的是

  • A.对故乡的雨的怀想
  • B.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 C.没有找到出路的忧郁
  • D.对母亲的思念
13

以下作品中,以美和爱为主题的是

  • A.《祝福》
  • B.《丈夫》
  • C.《华威先生》
  • D.《桃园》
14

《铸剑》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 A.《呐喊》
  • B.《彷徨》
  • C.《故事新编》
  • D.《野草》
17

老舍《骆驼祥子》的中心线索是

  • A.祥子买车的两起两落
  • B.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 C.祥子买车的四起四落
  • D.祥子与虎妞的爱情
21

闻一多《死水》的创作时代是

  • A.20世纪10年代
  • B.20世纪20年代
  • C.20世纪30年代
  • D.20世纪40年代
26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的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

  • A.爱国与卖国的斗争
  • B.光明与黑暗的斗争
  • C.联共与反共的斗争
  • D.传统与现代的斗争
28

“三仙姑”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 A.《拜堂》
  • B.《小二黑结婚》
  • C.《在其香居茶馆里》
  • D.《骆驼祥子》
31

《囚绿记》中作者极力写自己对绿色的爱恋和怀念,实际上抒发的是

  • A.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
  • B.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
  • C.对母亲的思念
  • D.对友谊和爱情的期待
32

聂绀弩的《蛇与塔》属于

  • A.小说
  • B.诗歌
  • C.杂文
  • D.抒情散文
33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些诗句出自

  • A.《生活是多么广阔》
  • B.《我爱这土地》
  • C.《天上的市街》
  • D.《我是一条小河》
34

《压迫》中“戏剧嘲弄”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

  • A.悲剧效果
  • B.喜剧效果
  • C.闹剧效果
  • D.悲喜剧效果
36

郁达夫的名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出自他的散文名篇

  • A.《沉沦》
  • B.《春风沉醉的晚上》
  • C.《钓台的春昼》
  • D.《雨前》
37

戴望舒的歌唱自己对苦难祖国的一片真情,表达了对解放区由衷的向往的诗作是

  • A.《拜献》
  • B.《天上的市街》
  • C.《铸炼》
  • D.《我用残损的手掌》
40

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结构精炼,它的行文线索是

  • A.秦淮河
  • B.作者的游踪
  • C.月亮、灯光、河水的关系
  • D.桨声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