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卷练习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46. 文学接受中预备情绪的特征有( )

  • A.哲理性
  • B.象征性
  • C.审美性
  • D.朦胧性
  • E.期望性
18

44. 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 )

  • A.意象
  • B.词组
  • C.隐喻
  • D.典故
  • E.悖论
20

43. 符号式意象分为( )

  • A.象征型符号式意象
  • B.形象型符号式意象
  • C.抽象型符号式意象
  • D.整体型符号式意象
  • E.具象型符号式意象
21

41.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主要是指( )

  • A.氛围
  • B.韵味
  • C.气势
  • D.文采
  • E.情调
22

42.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 )

  • A.世界
  • B.作家
  • C.作品
  • D.读者
  • E.批评
23

39. 叙述语体在本质上是想象的、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它依据的是( )

  • A.性格的逻辑
  • B.情感的逻辑
  • C.语言的逻辑
  • D.人格的逻辑
  • E.艺术想象的逻辑
24

38. 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提出的由六个行动素组成的三对范畴是( )

  • A.主体对客体
  • B.送信者对受信者
  • C.助手对敌手
  • D.英雄对假英雄
  • E.正面人物对反面角色
25

40. 审美体验的效果包括( )

  • A.审美的获取与升华
  • B.娱乐的获取与升华
  • C.情感的获取与升华
  • D.知识的拓展与提高
  • E.思想的拓展与提高
26

36. 艺术构思的两种主要方式是艺术概括和(  )

  • A.艺术变形
  • B.艺术抽象
  • C.艺术夸张
  • D.艺术想象
27

37. 从形式上看,对偶一般有哪几种类型( )

  • A.正对
  • B.反对
  • C.当句对
  • D.邻句对
  • E.隔句对
28

35. 创作须先“胸有成竹”。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 )

  • A.苏东坡
  • B.欧阳修
  • C.王安
  • D.司马光
29

34. 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是( )

  • A.艺术动机
  • B.艺术冲动
  • C.艺术构思
  • D.艺术传达
31

31. 下列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自然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
  • B.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
  • C.自然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
  • D.艺术情感的明显特征是私人性
32

32. “不平则鸣”说的提出者是( )

  • A.司马
  • B.韩愈
  • C.杜甫
  • D.苏东坡
33

28. 艺术直觉和认知直觉( )

  • A.有异无同
  • B.有异有同
  • C.有同无异
  • D.无异无同
34

30. 在西方,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人是( )

  •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德谟克利特
36

26. 文学创作活动本质上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这里的“客体’’即()

  • A.客观世界
  • B.客观存在
  • C.客观事物
  • D.成为主体之对象的那部分客观存在
38

24. 创作主体是指( )

  • A.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作家个体
  • B.日常生活中的作家个体
  • C.即将进入创作过程的个体
  • D.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个体
39

25.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

  • A.陆机的《文赋》
  • B.曹丕的《典论.论文》
  • C.钟嵘的《诗品》
  • D.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43

19. 在西方,“风格”一词源于( )

  • A.意大利文
  • B.西班牙文
  • C.德文
  • D.希腊文
45

18. 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是( )

  • A.言语结构
  • B.故事情节
  • C.文采
  • D.意境
46

16. 文体的第一层面是( )

  • A.体裁
  • B.语体
  • C.语调
  • D.风格
47

17. 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

  • A.语言
  • B.结构
  • C.体裁
  • D.有机整体性
48

15. 引发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是风格的( )

  • A.审美效应
  • B.独创性
  • C.文采
  • D.韵味
49

14. 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是( )

  • A.创作个性
  • B.作家气质
  • C.文学修养
  • D.世界观
51

13. 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 )

  • A.作家的徽记和指
  • B.文学作品共性的表现
  • C.文学作者共有的标记
  • D.文件不成熟的标志
53

9. 提出“心画心声说”的是( )

  • A.曹丕
  • B.扬雄
  • C.刘勰
  • D.姚鼐
54

10. 文学风格的外表是( )

  • A.文采
  • B.情调
  • C.气势
  • D.氛围
55

6. 文学基本语体中音乐性具有突出地位的语体是( )

  • A.规范语体
  • B.自由语体
  • C.抒情语体
  • D.叙事语体
56

7. 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规范语体
  • B.自由语体
  • C.抒情语体
  • D.叙事语体
57

8. 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 )

  • A.普遍性
  • B.特殊性
  • C.典型性
  • D.独创性
58

4. 文学风格的灵魂是( )

  • A.选择题材的审美价值
  • B.主题的思想深度
  • C.作家的创作个性
  • D.作品的体裁、体制
59

5. 文学风格的载体是( )

  • A.文体
  • B.语言
  • C.主题
  • D.题材
60

2. 对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 A.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
  • B.创作个性是大于文学风格的概念
  • C.创作个性是等于文学风格的概念
  • D.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两个概念无关
61

1. 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 A.情节设计
  • B.结构严谨
  • C.文学风格
  • D.语言精练
62

3.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作家是( )

  • A.布瓦洛
  • B.布封
  • C.狄更斯
  • D.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