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主要包括()

  • A.英美新批评
  • B.女性主义批评
  • C.接受美学批评
  • D.神话原型批评
  • E.精神分析批评
13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

  • A.生命形式的美感
  • B.情节的曲折性
  • C.结构的完整性
  • D.性格的真实性
  • E.性格的新颖性
14

关于抒情的本质,主要的理论包括()

  • A.表现论
  • B.生产论
  • C.传达论
  • D.反映论
  • E.投射论
15

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具有多重意义,这些意义包括()

  • A.字面意义
  • B.警喻意义
  • C.道德意义
  • D.奥秘意义
  • E.历史意义
16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的经验与体验的关系是()

  • A.经验是体验的基础
  • B.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
  • C.体验是经验的前提
  • D.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升华
  • E.体验是经验的一种特殊形态
18

文学通常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

  • A.白话文学
  • B.回头文学
  • C.口传文学
  • D.大众文学
19

文学风格最为直观的层面是()

  • A.语言层面
  • B.形象层面
  • C.审美层面
  • D.文化层面
20

强调文学"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方法是()

  • A.结构主义批评
  • B.精神分析批评
  • C.接受美学批评
  • D.神话原型批评
21

“召唤结构"理论中所说的"“空白”,是指文本中()

  • A.没有涉及的部分
  • B.已明确写出的部分
  • C.不需要读者去充实的部分
  • D.有待读者去填补的部分
22

文学创作主客体的关系是()

  • A.主体从属客体
  • B.客体从属主体
  • C.主客体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 D.主客体相互排斥,彼此对立
2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著名诗歌流派是()

  • A.写实派、浪漫派、抽象派
  • B.创造派、新月派、湖畔派
  • C.意象派、荒延派、朦胧派
  • D.豪放派、婉约派、象征派
24

古希腊的《修辞学》一书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 B.拍拉图
  • C.亚理士多德
  • D.赫拉克利特
25

在抒情传统中长期使用并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称为()

  • A.典型意象
  • B.原型意象
  • C.寓言式意象
  • D.符号式意象
26

抒情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是()

  • A.诗体小说
  • B.抒情诗
  • C.抒情散文
  • D.散文诗
27

西方提出“交感说”的是()

  • A.瓦莱里
  • B.魏尔伦
  • C.马拉美
  • D.波德莱尔
28

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文学体裁是()

  • A.戏剧文学
  • B.民间故事
  • C.报告文学
  • D.纪实小说
30

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是()

  • A.文本时间
  • B.叙述时间
  • C.故事时间
  • D.阅读时间
32

下列作品中,完全属于象征意象范畴的一组作品是()

  • A.《阿Q正传》《祝福》《故乡》
  • B.《边城》《围城》《城堡》
  • C.《荷塘月色》《雨巷》《日出》
  • D.《天狗》《死水》《老马》
33

“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出自()

  • A.《周易·系辞》
  • B.《庄子·齐物论》
  • C.《荀子·乐论》
  • D.《礼记·乐记》
34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 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 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
  • C.作品、作家、现实、历史
  • 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
36

文学与历史相比更注重()

  • A.事实
  • B.认知
  • C.理智
  • D.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