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艺术直觉的特征是()

  • A.创造性
  • B.主观性
  • C.科学性
  • D.直接性
  • E.间接性
13

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重要的动机因素包括()

  • A.童年经验
  • B.理论思考
  • C.道德修养
  • D.精神创伤
  • E.阅历见闻
14

文学的规范语体可以区分为()

  • A.戏剧语体
  • B.抒情语体
  • C.叙述语体
  • D.自由语体
  • E.对话语体
15

文学意境的“生命律动”主要表现在()

  • A.表诚挚之情
  • B.绘物色之美
  • C.状飞动之趣
  • D.示宇宙之理
  • E.传万物之灵
16

关于抒情的本质,主要的理论包括()

  • A.表现论
  • B.再现论
  • C.模仿论
  • D.传达论
  • E.投射论
19

最先提出”召唤结构”的是()

  • A.海德格尔
  • B.加达默尔
  • C.胡塞尔
  • D.伊瑟尔
21

艺术变形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

  • A.使艺术形象变得生动
  • B.准确地反映生活本质
  • C.加强作品的教自意义
  • D.形成作家的独特风格
22

从本质上看,创作冲动是一种()

  • A.情感活动
  • B.想象活动
  • C.思想活动
  • D.认知活动
23

与科学想象相比,艺术想象是一种()

  • A.纯样的认知活动
  • B.严的思维活动
  • C.审美的创造活动
  • D.主观的模仿活动
24

作家的独特素质之一是()

  • A.高尚的道德人格
  • B.深程的理论基础
  • C.敏锐的观察能力
  • D.丰富的知识储备
25

文学风格的灵魂是

  • A.创作个性
  • B.创作原则
  • C.创作冲动
  • D.创作动机
26

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的是()

  • A.相拉图
  • B.布封
  • C.斯成夫特
  • D.福楼拜
27

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 A.丰富的积累
  • B.合理的想象
  • C.卓越的技巧
  • D.真实的情感
28

通常被誉为作家徽记或指纹的是()

  • A.题材
  • B.主题
  • C.结构
  • D.风格
29

“前不见古人,后不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本诗表达的是()

  • 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
  • B.“百年孤独”的悲叹
  • C.“物我两忘”的和谐
  • 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
30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
  • 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
  • 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 D.现实类、浪漫类、象征类
31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

  • A.贺拉所
  • B.普洛普
  • C.托多罗夫
  • D.列维一斯特劳斯
32

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

  • A.黑格尔
  • B.席勒
  • C.歌德
  • D.希尔特
33

从文学形象的类型来看,苏轼的《题西林赤壁》所表现的是()

  • A.于情性文学形象
  • B.表意性文学形象
  • C.叙事性文学形象
  • D.写实性文学形象
34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

  • A.一种语言艺术
  • B.审美意识形态
  • C.作家体验的凝结
  • 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35

与历史文化相比,文学更重于()

  • A.情感
  • B.事实
  • C.真实
  • D.理智
36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 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
  • 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