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全国自考写作(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阅读下面所给的材料,写一篇700—800字的议论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雨珠·露珠·泪珠

(伊朗)埃泰萨米

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近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

“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

“噢,什么事啊?”

“我们同属于水珠,可是来源出身各异。请问哪颗水珠更珍贵呢?”

女神指着其中的一颗水珠说:“那你就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雨珠听到要她先说,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说:“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波涛汹涌的海洋。”

“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露珠。”另一颗急不可待地抢着说,“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

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黎明女神和颜悦色地问道:“那么,你呢,我亲爱的小姑娘?”

“我不算什么。”她忸怩地回答,“我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起初像是微笑,而后又称友情,现在被叫做眼泪。”

头两颗水珠听她这么说,不约而同地撇撇嘴,露出轻蔑的笑容。黎明女神小心翼翼地将泪珠置于手中,连声称赞道:“还是你有自知自明,丝毫也不炫耀,显然比她们俩更纯洁,也更珍贵!”

“可我是大海的女儿呀!”雨珠急得叫了起来。

“我是辽阔苍穹的女儿!”露珠很不服气。

“是的,一点也不错。”黎明女神郑重地说,“而她呢,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而后凝结成夺眶而出的泪珠。”

言罢,女神吮吸了泪珠,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6

从内容性质和使用范围上看,书信可分为()

  • A.团体书信
  • B.批复书信
  • C.公开书信
  • D.一般书信
  • E.专用书信
7

科普说明文的特点有()

  • A.明晰性
  • B.趣味性
  • C.通俗性
  • D.指要性
  • E.知识性
8

学术论文写作中,主要运用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有()

  • A.资料收集法
  • B.哲学思维方法
  • C.逻辑的和历史的方法
  • D.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 E.引用法
10

文章修改的一般要求有()

  • A.遵守文章修改的逻辑程序
  • B.逐字逐句地修改
  • C.立足文章整体进行局部修改
  • D.围绕主题修改
  • E.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11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可分为()

  • A.对比性材料
  • B.评论性材料
  • C.说明性材料
  • D.引用性材料
  • E.注释性材料
15

衡量行政公文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是()

  • A.材料是否真实
  • B.观点正确与否
  • C.布局是否合理
  • D.结构是否正确
16

熔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炉的文体是()

  • A.解说词
  • B.叙事散文
  • C.通讯
  • D.科普说明文
19

下列作品中属于读后感的是()

  • A.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 B.三毛的《永恒的母亲》
  • C.鲁迅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D.《伊索语言》
20

把评论、鉴赏活动纯粹看作是评论者个人的“灵魂冒险”,违背了文艺评论()

  • A.实事求是的要求
  • B.尊重艺术的规律
  • C.知人论世的要求
  • D.拓宽审美视野的要求
23

关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是()

  • A.综合消息
  • B.经验性消息
  • C.动态消息
  • D.简讯
25

下面哪一个不是通讯的主要特点?()

  • A.新闻性
  • B.评论性
  • C.典型性
  • D.文学性
27

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是()

  • A.得体
  • B.语感
  • C.适体
  • D.通感
28

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是指()

  • A.语言要准确
  • B.语言要准确流畅
  • C.语言要合逻辑
  • D.语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29

下列作品中,属于时空异常式类型结构的是()

  • A.王蒙的《春之声》
  • B.鲁迅的《祝福》
  • C.徐怀中的《西线轶事》
  • D.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5

用标题揭示文章内容的对象、范围和性质的是()

  • A.冯骥才的《珍珠鸟》
  • B.鲁迅的《无花的蔷薇》
  • C.冰心的《小品二章》
  • D.孙梨的《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