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全国自考写作(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 草

夏 衍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1940年

《现当代中华散文名家名作》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

(1)第五段描述“小草的生长”,表现了小草怎样的品质?(3分)

(2)本文倡导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3分)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分)

7

科学语体的特点是()

  • A.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和准确性
  • B.多用口头词语、句式多变
  • C.句式相对复杂严谨
  • D.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形象性和鼓动性
  • E.很少使用夸张、双关等积极修辞格
8

文章选材的原则是()

  • A.材料要可靠
  • B.材料要全面
  • C.材料要典型
  • D.材料要新颖
  • E.要照顾文体特征
9

在解说词的写作中体现明晰性的方法是()

  • A.书写要整洁、干净
  • B.结构上要有清晰的条理
  • C.理清被说明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 D.使用的材料要单一明了
  • E.用标题或空行来加强层次性
10

在一般书信中可以顶格书写的是()

  • A.正文
  • B.称谓
  • C.具名日期
  • D.祝颂语后半截
  • E.问候语
11

消息的结构要素一般都包括()

  • A.标题
  • B.导语
  • C.主体
  • D.作者
  • E.背景材料
12

以概念间逻辑联系为基本依据的结构类型是()

  • A.记叙型
  • B.说明型
  • C.综合型
  • D.论证型
13

由于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的改变而使用的过渡,有运用插叙、补叙、倒叙的过渡,由总论到分论、由分论到总论的过渡,此外还有()

  • A.时空转移时的过渡
  • B.内容方面改变时的过渡
  • C.事件改变时的过渡
  • D.由概括说明到具体叙述时的过渡
14

场景转换的线索多用于()

  • A.说明文
  • B.抒情文
  • C.记叙文
  • D.议论文
16

主题通讯又称()

  • A.工作通讯
  • B.集纳通讯
  • C.特写
  • D.访谈录
17

在文章中,标点不能占一行末格的是()

  • A.逗号
  • B.前引号
  • C.句号
  • D.问号
18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的意思是()

  • A.文章的标题,如同军队的统帅一样
  • B.文章的主题,如同军队的统帅一样
  • C.文章的意思,如同军队的统帅一样
  • D.文章的论题,如同军队的统帅一样
19

构成狭义语境的是()

  • A.交际的客观因素
  • B.文章的上下文
  • C.作品的人物语言
  • D.文章采用的语体
20

狭义的新闻专指()

  • A.通讯
  • B.特写
  • C.消息
  • D.调查报告
21

消息的内容必须()

  • A.合理想象
  • B.适当虚构
  • C.大胆推测
  • D.完全真实
22

课题是指()

  • A.论文的论证对象
  • B.文章中所运用的基本题材
  • C.论文的中心论点
  • D.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性质
23

说明的一般要求是()

  • A.语言风趣
  • B.内容科学
  • C.见解深刻
  • D.思想健康
24

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

  • A.线索
  • B.灵魂
  • C.纲目
  • D.眼睛
25

形象说明事物的各种外部特征的属于()

  • A.介绍性说明文
  • B.描写性说明文
  • C.记叙性说明文
  • D.阐释性说明文
27

说明书的实用性特点的含义是()

  • A.强调内容上的确凿和表达上的准确
  • B.注意事物的内部构造和相互联系
  • C.让人们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被说明对象
  • D.语言要简洁和通俗易懂
28

在记人、叙事的记叙文中,叙述是一种()

  • A.辅助手段
  • B.细致刻画的方式
  • C.主要表达手法
  • D.抒情手段
29

在议论文中运用说明可使文章内容()

  • A.清晰明了
  • B.丰富多彩
  • C.形象生动
  • D.幽默诙谐
30

调查报告一般使用()

  • A.第一人称
  • B.第二人称
  • C.第三人称
  • D.交叉人称
31

公文的主要接收和承办机关是()

  • A.发文机关
  • B.抄报机关
  • C.抄送机关
  • D.主送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