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全国自考写作(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并回答问题。

投资超过50亿人民币 陕西法门寺建成佛指舍利塔

(本报2009年3月1日西安消息)陕西佛教圣地法门寺专门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修建的合十舍利塔,已建成并在进行最后的环境布置,计划于今年5月9日举行佛指舍利安奉大典。舍利塔总投资超过人民币50亿元(11亿新元)。

届时各国政要、佛教领袖和三万名海内外的佛教徒将参加安奉大典。陕西计划把法门寺文化景区打造成世界佛教圣地和朝拜中心。

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兵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在5月9日的安奉大典上,将遵照佛教规制,通过恭迎、供养、安奉等程式,将佛骨舍利永久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地宫。

刚刚从台湾出席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归来的刘兵说,法门寺文化景区的精华就是“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它由台湾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塔呈双手合十状,塔高148米,相当于50层楼高,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1500米的“佛光大道”,两旁用花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李祖原是台北101大楼的设计师,他也设计了台湾中台禅寺。

从5月9日起,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将安奉在合十塔地宫内,供佛教徒和游人朝拜、参观。工人们正在合十塔地宫外面的脚手架上对墙面进行清理,合十塔前面的金色菩萨塑像也在做最后的修饰。合十塔前面的十万人广场的清理工作正在进行。刘兵说,5月9日安奉大典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导演胡奇挂帅,晚上的佛光音乐会演出导演是田壮壮。安奉大典将进行电视和网络直播。“届时几万人云集合十塔广场,按佛教的规制,通过恭迎、供养、安奉等程式,将佛骨舍利永久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地宫。场面一定非常壮观。”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1987年4月,法门寺重修佛塔、清理塔基时惊现地宫。在地下封闭了1113年的一大批唐代宫廷奇珍异宝簇拥着佛祖舍利重现人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1).这则新闻属于哪一类消息?(5分)

(2).第一段文字属于哪种体式的导语?其特点是什么?(5分)

7

新闻的背景性材料可分为( )

  • A.历史性材料
  • B.环境性材料
  • C.对比性材料
  • D.说明性材料
  • E.注释性材料
9

总结的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 )

  • A.基本情况的回顾
  • B.具有启发作用的新思想
  • C.成绩、做法、经验和体会
  • D.领导同志重要讲话
  • E.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10

文章选材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A.可靠
  • B.典型
  • C.生动
  • D.新颖
  • E.照顾文体特征
11

“我这几年,曾多次听到曲啸同志的感人事迹,一次又一次地激动着我年轻的心。”这一句子的语病是( )

  • A.句子成分不完整
  • B.分句缺主语
  • C.词语搭配不当
  • D.不合逻辑
  • E.用词不准确
13

下列不属于事务文书的是( )

  • A.调查报告
  • B.会议纪要
  • C.总结
  • D.计划
14

下列属于规章类文书的是( )

  • A.规划
  • B.纲要
  • C.细则
  • D.要点
16

下列不属于科普说明文特点的是( )

  • A.知识性
  • B.趣味性
  • C.逻辑性
  • D.通俗性
18

说明书的文体特征是( )

  • A.指要性、扩引性、明晰性
  • B.说服性、逻辑性、严密性
  • C.实用性、科学性、条理性
  • D.文学性、情感性、通俗性
22

下列不属于记人叙事散文的是( )

  • A.《藤野先生》
  • B.《白杨礼赞》
  • C.《一个老战士眼中的许世友》
  • D.《记铭璜同志》
23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这一作文命题,提供了文章写作的( )

  • A.具体材料
  • B.取材范围
  • C.主要线索
  • D.内容重点
24

《光辉的足迹——关于蒋筑英的故事》是一篇( )

  • A.人物通讯
  • B.事件通讯
  • C.工作通讯
  • D.概貌通讯
25

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的新闻体裁是( )

  • A.综合消息
  • B.动态消息
  • C.经验性消息
  • D.评述性消息
28

下列不属于说明的一般要求的是( )

  • A.内容科学
  • B.表述明晰
  • C.态度客观
  • D.特征鲜明
31

工笔描写的艺术效果是( )

  • A.廖廖几笔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 B.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
  • C.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 D.具体细致地表现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
32

古代评点家所说“千里伏线”、“隔年下种”是指行文中的( )

  • A.点题照应
  • B.前后照应
  • C.首尾照应
  • D.解题照应
33

下列文章不是以某物事为线索的是( )

  • A.茹志鹃《百合花》
  • B.孔尚任《桃花扇》
  • C.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 D.鲁迅《药》
35

下列标题中标明主题线索的是( )

  • A.三毛《什么都快乐》
  • B.鲁迅《无花的蔷薇》
  • C.孙梨《菜花》
  • D.贾平凹《丑石》
36

在文学作品中,主题一般称为( )

  • A.中心思想
  • B.中心内容
  • C.主题思想
  • D.基本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