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全国自考写作(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阅读南帆的散文《蚂蚁》,回答问题:

蚂 蚁

南 帆

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一缕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投射到桌面上。这只蚂蚁越过阳光地带,微小的身躯透彻晶莹,没有一点杂质。

书桌是一块陌生的大陆。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它的小脑袋不停地摇晃,仿佛在认真地嗅着什么,作出某种重大的判断。终于,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此刻,这只蚂蚁从我面前的稿纸上面爬过,信念坚定。

我在稿纸上写下两个字:“蚂蚁”。

这只蚂蚁在桌面上发现了我丢下的一个饼干屑,它惊奇地停了下来,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蚂蚁围绕着这个饼干屑不断地打圈子,冲上去尝了尝,随即又退回原处,远远地打量这个意外的战利品。它在瞬息之间明白了运气的涵义。

我在心里想,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它的世界仅仅是这一张桌面。它无法知道,它的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

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也许,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

我,主宰我的命运——一切正如同我之于蚂蚁一样。

这只蚂蚁竭尽全力地扛起了那块饼干屑,在我的眼光下面蹒跚地往回走。它的幸福

是货真价实的,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

于是,我伸手拿起了笔,在稿纸上写下一行字:“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

(《叩访感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4分)

(2)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多么渺小的幸福”?(2分)

(3)你认为作者是在感慨蚂蚁还是在感慨自己?从哪里看得出来?(4分)

7

文艺评论的要求是()

  • A.尊重艺术规律,拓宽审美视野
  • B.提倡实事求是,防止以偏概全
  • C.重视优点,表扬为主
  • D.理解工作性质,明确服务对象
  • E.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8

解说词的主要文体特点是()

  • A.通俗性
  • B.明晰性
  • C.扩引性
  • D.指要性
  • E.趣味性
9

以下几种应用文文种,属法定行政公文的有()

  • A.通知
  • B.通告
  • C.简报
  • D.通报
  • E.调查报告
10

用数字说明,其主要功能是()

  • A.使引文大大简化
  • B.使表意更加清晰
  • C.使形式新颖别致
  • D.使版面有所变化
  • E.辅助文字说明使之形象化
11

主题对文章的其他要素有制约的作用,具体指()

  • A.主题决定材料取舍
  • B.主题支配谋篇布局
  • C.主题制约表达手法的运用
  • D.主题影响遣词造句
  • E.主题决定文章的篇幅
12

学术论文的主体被称为()

  • A.中心思想
  • B.绪论
  • C.本论
  • D.论题
14

写文章的运思理序()

  • A.就是选择文章体裁的具体类型和样式
  • B.就是设置线索、脉络,具体安排材料,使主题得到充分的展开
  • C.主要解决主题的提炼方向和表达类型
  • D.就是根据不同主题和文体选择合乎要求的材料
16

文章中生动材料的特点之一是()

  • A.具体形象
  • B.有代表性
  • C.鲜为人知
  • D.毫不虚假
17

为了增强游记散文思想内容的清晰度和深刻性,作者要重视()

  • A.锤炼语言
  • B.描绘自然风貌
  • C.提炼主旨
  • D.再现人文景观
18

被称做文章核心的是()

  • A.标题
  • B.主题
  • C.课题
  • D.论题
20

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的说明文是()

  • A.科学说明文
  • B.解说词
  • C.科学小品
  • D.说明书
21

说明书为了体现条理性特点,写作时应该做到()

  • A.内容表达上的确凿和准确
  • B.抓住使用上的难点和疑点
  • C.注意内容表达上的有序性
  • D.排除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22

文章写作选词贴切必须做到()

  • A.词语运用形象
  • B.采用现成词语
  • C.根据语境选词
  • D.尽量少用动词
23

处理材料详略的一条根本原则是()

  • A.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 B.服从情节展开的需要
  • C.服从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
  • D.注重材料的新颖独特
24

比较说明是()

  • A.用文献资料与作品片断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理
  • B.把若干个同类相近事物放在一起,以突出某个事物的特点、性质、构造等
  • C.对文章中有歧义、疑问或不具体、不详细、不清晰之处进行适当的解说和注释
  • D.对复杂的实体事物,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说明
25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最有效的物质媒介
  • B.文章语言是写作的物质媒介
  • C.文章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精神媒介
  • D.文章语言和思想、思维是不可分割的
26

新闻标在“正题”之上的题目叫()

  • A.副题
  • B.主题
  • C.引题
  • D.辅题
27

古人说“文如行云流水”,这是指结构的()

  • A.连贯性
  • B.完整性
  • C.严密性
  • D.灵活性
28

文章中具有承上启下功能的过渡段,通常称之为()

  • A.引文段
  • B.兼义段
  • C.逻辑段
  • D.结束段
29

对下级机关布置某项工作,要求办理或执行时所使用的通知是()

  • A.知照性通知
  • B.发布性通知
  • C.指示性通知
  • D.批示性通知
31

说明文主要是()

  • A.以形象感染读者,以情感人
  • B.通过解说的方式介绍知识,扩大读者的视野
  • C.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 D.既介绍知识,又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