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班级授课制
- B.分层教学
- C.小组合作学习
- D.复式教学
- A.准专业人员
- B.专业人员
- C.非专业人员
- D.不确定
- A.自然教育
- B.绅士教育
- C.骑士教育
- D.和谐教育
- A.教育方针
- B.教育目标
- C.教育政策
- D.教育目的
- A.谈话法
- B.讨论法
- C.实验法
- D.实习作业法
- A.布鲁纳
- B.卢梭
- C.布鲁姆
- D.杜威
- A.沛西.能
- B.孟禄
- C.勒图尔诺
- D.桑代克
- A.社会功能
- B.娱乐功能
- C.教育功能
- D.健体功能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反馈原则
- A.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
- B.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
- C.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组长
- D.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
- A.1902年
- B.1903年
- C.1911年
- D.1922年
- A.分科任教
- B.走班授课
- C.教师包班
- D.分层教学
- A.心理学
- B.社会学
- C.教学论
- D.哲学
- A.健体功能
- B.教育功能
- C.价值功能
- D.娱乐功能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 D.教育无目的论
- A.协调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
- B.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 C.定期与家长沟通
- D.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 A.训练行为的方法
- B.调整情感的方法
- C.改变认知的方法
- D.激发动机的方法
- A.教育无目的论
- B.个人本位论
- C.神学教育目的论
- D.社会本位论
- A.艺术美育
- B.自然美育
- C.社会美育
- D.生活美育
- A.蔡元培
- B.徐特立
- C.陶行知
- D.黄炎培
- A.实验教育学
- 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C.制度教育学
- D.实用主义教育学
- 22
-
4. 形成性测验的目的是
- A.分班分组
- B.调控教学
- C.实施奖惩
- D.总结分析
- A.关于教育目的的知识
- B.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知识
- C.关于教育性质的知识
- D.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知识
- A.生存性功能
- B.发展性功能
- C.享用性功能
- D.教育性功能
- 25
-
2. 学校传统属于
- A.学校制度文化
- B.学校物质文化
- C.学校精神文化
- D.学校行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