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教育学(一)(00429)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某校初三语文课上,老师和同学们正在解读鲁迅作品《孔乙己》。一位同学说:“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请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老师说:“对!这个问题提得好,的确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甲:“‘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子的,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个词的,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并不矛盾。”学生乙:“我们曾经学过,一个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看这句话,都会觉得不通顺的。”(同学们都笑了)学生丙:“鲁迅是个大文豪,他也懂得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同学们大笑)学生丁:“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已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人们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而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这个词。又因为孔乙己很穷,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所以他死了也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作者只能用‘大约’以表示强调。”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老师说:“刚才同学们发言很踊跃,讲的也很有道理。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问题:这位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请结合案例进行评析。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属于( )

  • A.教育法
  • B.教育行政法规
  • C.部门教育法
  • D.地方性法规
15

在学校咨询中,模仿学习主要属于( )

  • A.训练行为的方法
  • B.调整情感的方法
  • C.改变认知的方法
  • D.激发动机的方法
16

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评定主要属于( )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预测性评价
17

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这一要求体现的是( )

  • A.启发性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量力性原则
  • D.科学性原则
18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 A.协调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
  • B.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 C.定期与家长沟通
  • D.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20

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是( )

  • A.艺术美育
  • B.自然美育
  • C.社会美育
  • D.生活美育
21

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

  • A.学科课程
  • B.活动课程
  • C.综合课程
  • D.融合课程
23

卢梭主张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 A.教育无目的论
  • B.个人本位论
  • C.神学教育目的论
  • D.社会本位论
25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

  • A.《论语》
  • B.《孟子》
  • C.《学记》
  • D.《说文解字》
26

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 )

  • A.欧洲
  • B.亚洲
  • C.美洲
  • D.非洲
27

在教育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 A.康德
  • B.赫尔巴特
  • C.培根
  • D.夸美纽斯
28

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学派是( )

  • A.实验教育学
  • 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C.制度教育学
  • D.实用主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