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7年4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畏”。它们是指()

  • A.畏天命
  • B.畏大人
  • C.畏小人
  • D.畏权贵
  • E.畏圣人之言
15

魏晋时期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果是()

  • A.山水画的兴起
  • B.宫廷诗的兴起
  • C.山水诗的兴起
  • D.花鸟画的兴起
  • E.人物画的兴起
16

属于儒家的重要典籍有()

  • A.《论语》
  • B.《孟子》
  • C.《大学》
  • D.《中庸》
  • E.《商君书》
18

南方各民族大多采用的民居建筑结构是()

  • A.半穴式
  • B.井干式
  • C.石室
  • D.干栏式
19

我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有()

  • A.昆曲
  • B.古琴艺术
  • C.珠算
  • D.中医针灸
  • E.京剧
21

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利斯”。其意译为()

  • A.“瓷器之国”
  • B.“产丝之国”
  • C.“青铜之国”
  • D.“黄金之国”
22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 A.吴敬梓
  • B.蒲松龄
  • C.洪畀
  • D.孔尚任
23

红山文化发源于()

  • A.长江下游
  • B.长江上游
  • C.东北辽河流域
  • D.黄河中下游
2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诗句出自()

  • A.杜牧的诗
  • B.陶渊明的诗
  • C.柳宗元的诗
  • D.杜甫的诗
27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 B.张择端
  • C.石涛
  • D.吴道子
28

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

  • A.《五经》为先的
  • B.《大学》为先的
  • C.《六书》为先的
  • D.《三字经》为先的
30

要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目的的是()

  • A.墨子学说
  • B.宋明理学
  • C.禅宗
  • D.道家学说
32

在宋代,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

  • A.王安石
  • B.苏轼
  • C.程颐
  • D.欧阳修
33

在宗法制度下,礼俗的重点在于()

  • A.尊老爱幼
  • B.服务尊长
  • C.敬畏祖先
  • D.人人平等
34

将孝道视为“天之经,地之义”的是()

  • A.《山海经》
  • B.《三字经》
  • C.《孝经》
  • D.《大学》
35

《解文说字》的作者是()

  • A.许慎
  • B.董仲舒
  • C.欧阳修
  • D.钟嵘
36

北京市珐琅厂研制的“普天同庆”大瓶成为()

  • A.香港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
  • B.澳门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
  • C.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的庆典礼品
  • D.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庆典礼品
39

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被任命为扬州官员的是()

  • A.汤若望
  • B.马可·波罗
  • C.利玛窦
  • D.李约瑟
41

汉族的迁移是因边地民族的内侵。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

  • A.“十六国”之说
  • B.匈奴之说
  • C.北胡之说
  • D.“五胡”之说
42

“永嘉之乱”发生于()

  • A.汉初
  • B.东晋
  • C.西晋
  • D.唐初
43

曾因佞佛而四次出家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 B.梁武帝
  • C.唐高宗
  • D.孝文帝
45

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发现的是()

  • A.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
  • B.甲骨文和陶器的发掘出土
  • C.甲骨文和唐三彩的发掘出土
  • D.甲骨文和漆器的发掘出土
46

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

  • A.心理条件
  • B.地理条件
  • C.人文条件
  • D.气候条件
47

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

  • A.一万年左右
  • B.五千年左右
  • C.四千年左右
  • D.三千年左右
48

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这一定义出自()

  • A.《苏联大百科全书》
  • B.《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C.《辞海》
  • D.《中国大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