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2010年7月真题及答案解析(0237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软件质量控制活动包括( )

  • A.计划
  • B.设计
  • C.制定规程
  • D.规程评价
  • E.产品评价
15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开发策略通常有( )

  • A.线性法
  • B.线性迭代法
  • C.原型法
  • D.复合法
  • E.直接编程法
16

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包括( )

  • A.数据安全
  • B.场地安全
  • C.设备安全
  • D.软件安全
  • E.存储介质安全
17

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 )

  • A.应用程序维护
  • B.数据维护
  • C.代码维护
  • D.硬件维护
  • E.机构和人员的变动
18

术语标准化的原则有( )

  • A.优先原则
  • B.简化原则
  • C.灵活性原则
  • D.先进性原则
  • E.广义性原则
19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

  • A.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
  • B.促进知识的传播
  • C.压缩传统产业
  • D.提高人的素质
  • E.促进组织变革
20

衡量网络安全性的指标包括( )

  • A.保密性、可控制性和抗攻击性
  • B.保密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C.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
  • D.可恢复性、可审查性和抗攻击性
21

对信息的威胁和攻击,主要是造成( )

  • A.信息不能使用
  • B.信息无法读取
  • C.信息泄露和信息破坏
  • D.信息难以改写
22

为了提高网络登录过程的安全性,专家们提出的口令控制存取方式是( )

  • A.一次性口令
  • B.速记码口令
  • C.超长码口令
  • D.特征性口令
23

所谓软件指纹,就是( )

  • A.体现个人特征的特殊信息
  • B.软件内嵌入的指纹信息
  • C.盗窃者留在软盘上的指纹
  • D.在软盘上做的防复制的永久性标记
24

质量管理先后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 A.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 B.统计质量管理、检验质量管理、三全管理
  • C.目标管理、定性管理、定量管理
  • D.统计管理、制度管理、人的管理
25

软件的质量包括( )

  • A.程序质量和文档质量
  • B.设计质量和程序质量
  • C.环境质量和程序质量
  • D.开发质量和运行质量
26

软件运行所需的计算机资源的有效程度,称为软件的( )

  • A.可运行性
  • B.可用性
  • C.效率
  • D.可计算性
28

我国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所采用的体制为( )

  • A.集中统一管理
  • B.由各部委分散管理
  • C.统一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
  • D.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
29

按照标准本身的属性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 )

  • A.层级分类法
  • B.性质分类法
  • C.对象分类法
  • D.范围分类法
31

以DB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

  • A.国际标准
  • B.国家标准
  • C.行业标准
  • D.地方标准
33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及进度控制的是( )

  • A.项目经理
  • B.过程管理小组
  • C.系统工程小组
  • D.项目支持小组
34

信息系统开发时,负责以系统的观点来制定系统开发各阶段任务的是( )

  • A.项目经理
  • B.过程管理小组
  • C.质量保证小组
  • D.系统工程小组
35

费用/效益分析一般用于信息系统的( )

  • A.事前评价
  • B.事中重新评价
  • C.各阶段评价
  • D.事后评价
36

测度某一地区或国家基本信息资源生产储备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指的是( )

  • A.信息资源的开发度
  • B.信息资源的容量
  • C.信息资源的丰裕度
  • D.信息资源的存储量
39

非再生资源又称为( )

  • A.第一资源
  • B.第二资源
  • C.第三资源
  • D.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