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月自主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事物中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法是()。

  • A.不完全枚举法
  • B.完全归纳法
  • C.科学归纳法
  • D.经验归纳法
30

教育理论的逻辑形成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即教育概念和()。

  • A.教育现象
  • B.教育问题
  • C.教育命题
  • D.教育范畴
31

教育实验设计中,单组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A.R×O
  • B.RO<sub>1</sub>×O<sub>2</sub>
  • C.×O
  • D.O<sub>1</sub>×O<sub>2</sub>
33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于()。

  • A.1879年
  • B.1881年
  • C.1883年
  • D.1885年
34

常用的代码符号有数字型代码和()。

  • A.图像型代码
  • B.符号型代码
  • C.记录型代码
  • D.描述型代码
36

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A.揭示规律
  • B.搜集史料
  • C.描述事件
  • D.提出假设
37

在历史研究中,文献检索与搜集资料的程序一般是()。

  • A.搜集资料先于文献检索
  • B.文献检索先于搜集资料
  • C.两者合一
  • D.没有联系
38

在文献中,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属于()。

  • A.一次文献
  • B.二次文献
  • C.三次文献
  • D.四次文献
41

张老师以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策略改进”为课题进行研究,这种选择课题的途径是()。

  • A.实践改革的需要
  • B.社会发展的需要
  • C.学生发展的需要
  • D.学校发展的需要
4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

  • A.直觉观察时期
  • B.分析方法时期
  • C.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 D.科学的辩证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