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月自主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3

下列属于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的是()。

  • A.实验报告
  • B.学术专著
  • C.调查报告
  • D.观察报告
24

分析与探讨一个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方法是()。

  • A.协方差分析
  • B.单因素方差分析
  • C.多元方差分析
  • D.回归分析
25

提出积差相关系数的统计学家是()。

  • A.斯皮尔曼
  • B.比纳
  • C.西蒙
  • D.皮尔逊
26

定性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

  • A.量的规定性
  • B.质的规定性
  • C.形式上的规定性
  • D.内容上的规定性
27

定性分析中,内部效度的理论型效度又称()。

  • A.诠释效度
  • B.描述效度
  • C.解释效度
  • D.评价效度
28

教育实验全过程评价的基础和起点是()。

  • A.过程评价
  • B.成果评价
  • C.目标评价
  • D.设计评价
30

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 A.伽利略
  • B.达·芬奇
  • C.哥白尼
  • D.罗吉尔·培根
32

教育调查研究,按照调查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 A.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
  • B.现状调查和预测调查
  • C.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 D.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33

按事物的大小、轻重等特征依次排列进行分类比较的测量是()。

  • A.定名测量
  • B.定距测量
  • C.定序测量
  • D.比率测量
36

教育观察研究,按照观察实施的方式来划分,可分为()。

  • A.情境观察与实验观察
  • 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 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 D.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37

搜集、整理分析处理史料属于历史研究的()。

  • A.第一层次
  • B.第二层次
  • C.第三层次
  • D.第四层次
38

系统随机取样又称为()。

  • A.分层抽样
  • B.类型抽样
  • C.机械抽样
  • D.配额抽样
40

教育研究中经验和理论层次的第二种水平是()。

  • A.直觉观察水平
  • B.理论研究水平
  • C.迁移推广水平
  • D.探究原因水平
41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 A.索引
  • B.论文
  • C.手册
  • D.文摘
4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

  • A.直觉观察时期
  • B.综合发展时期
  • C.归纳演绎时期
  • D.分析为主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