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10月自主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非结构式教育观察研究大多实施于()。

  • A.初中
  • B.高中
  • C.大学
  • D.幼儿园
15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是()。

  • A.同行专家评价
  • B.行政部门评价
  • C.研究者自评
  • D.研究团体评价
16

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学者是()。

  • A.拉伊
  • B.梅依曼
  • C.桑代克
  • D.高尔顿
17

测量最简单的数值化形式是()。

  • A.定序测量
  • B.定距测量
  • C.比率测量
  • D.定名测量
18

适于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的调查类型是()。

  • A.抽样调查
  • B.个案调查
  • C.现状调查
  • D.发展调查
19

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

  • A.演绎的逻辑分析
  • B.归纳的因果分析
  • C.归纳的逻辑分析
  • D.演绎的因果分析
20

处理教育科学研究结果时,几种集中量数中应用最多的是()。

  • A.算术平均数
  • B.几何平均数
  • C.中数和众数
  • D.加数平均数
21

单因素方差分析就是利用方差进行()。

  • A.t检验
  • B.F检验
  • C.Z检验
  • D.&nbsp;&nbsp;&nbsp;&nbsp;X<sup>2</sup>检验
23

教育研究中,形成与检验理论构思的研究方法应该是()。

  • A.以定性分析为主
  • B.以定量分析为主
  • C.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D.视具体情况,或采取定性分析,或采取定量分析
25

中国古代教育家研究教育主要采用()。

  • A.归纳与演绎为主的研究方法
  • B.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 C.观察与演绎为主的研究方法
  • D.观察与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
26

一个好的教育实验应该合理控制的是()。

  • A.自变量
  • B.因变量
  • C.无关变量
  • D.相关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