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有( )。

  • A.复杂性原则
  • B.增长原则
  • C.超前增长原则
  • D.减缓与稳定原则
  • E.弹性系数原则
22

“知识经济”的“知识”主要包括( )。

  • A.科学
  • B.技术
  • C.能力
  • D.管理
  • E.素质
23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舒尔茨
  • B.丹尼森
  • C.贝克尔
  • D.布鲁姆
  • E.布鲁纳
24

教育的形式结构主要包括( )。

  • A.教育投资
  • B.教育布局
  • C.教育体制
  • D.远距离教育
  • E.近距离教育
25

研究教育经济学,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

  • 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B.发散性原则
  •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D.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原则
  • E.级别性原则
28

教育结构中,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的比例.被称作( )。

  • A.教育人力结构
  • B.教育投资结构
  • C.教育类别结构
  • D.教育级别结构
29

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李嘉图所提出的经济学理论是( )。

  • A.人口论
  • B.地租论
  • C.劳动力理论
  • D.社会化理论
3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 A.复杂性
  • B.主导性
  • C.迟效性
  • D.长效性
31

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发表于( )。

  • A.1921年
  • B.1922年
  • C.1923年
  • D.1924年
32

规模经济问题的提出者是英国人马克西和( )。

  • A.丹尼森
  • B.布鲁姆
  • C.西尔伯斯
  • D.李嘉图
33

对一定时期内由于新增加的教育成本而增加的教育收益进行计算。其公式是( )。

  • A.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
  • B.教育边际收益计算公式
  • C.教育平均收益计算公式
  • D.教育报酬计算公式
34

经济学上将投入和产出之比称作( )。

  • A.效益
  • B.效率
  • C.效度
  • D.投资
35

能够反映基础建设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的教育投资比例是( )。

  • A.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 B.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与国民收入固定资产积累额的比例
  • C.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 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40

教育供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 A.教师供给
  • B.教育资源配置
  • C.教育单位成本
  •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
41

市场经济是没有边界的,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特征是( )。

  • A.服务经济
  • B.网络经济
  • C.开放经济
  • D.动态经济
42

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所遵循的三个原理中,其核心是( )。

  • A.人员素质理论
  • B.物质稀缺原理
  • C.收益递减原理
  • D.集合生产函数理论
43

人力资本就是( )。

  • A.人口交流投资
  • B.人口教育投资
  • C.人口保健投资
  • D.人口质量投资
44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认为生产劳动是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劳动,其对生产劳动考察的角度是( )。

  • A.扩大了的概念角度
  • B.简单生产劳动角度
  • C.社会关系角度
  • D.人员结构角度
45

从学科的发展历史上考虑,教育经济学研究著作的大量出现是在( )。

  • A.学科萌芽阶段
  • B.学科形成阶段
  • C.学科发展阶段
  • D.学科繁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