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督学行为准则》
- 10
-
地方教育行政评估
- 11
-
评估指标的完备性原则
- 12
-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 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 C.互补合作的关系
- D.无任何关系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日本
- 15
-
CIPP评估模式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日本
- A.宏观督导
- B.微观督导
- C.评估性督导
- D.专项督导
- A.2级
- B.3级
- C.4级
- D.5级
- A.监察和指导
- B.监督和引导
- C.检查和鼓励
- D.监督和指导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15年
- A.1949年教育部设立视导司
- B.1983年教育部增设视导室
- C.1986年视导室改为督导司
- D.1994年组建国家教育督导团
- A.《关予建立教育督导机构问题的通知》
- B.《教育督导暂行规定》
- C.《关于加强教育督导队伍的几点意见》
- D.《督学行为准则》
- A.教学时间
- B.教育时间
- C.课外活动时间
- D.行政与社团工作时间
- A.学校自我评估
- B.专家评估
- C.社会评估
- D.学生成绩分析
- A.专项评估
- B.综合评估
- C.教育经费落实的评估
- D.执行课程计划的评估
- A.两者完全相同
- B.两者完全不同
- C.学业成就测验能够替代学业成就评估
- D.学业成就测验只是学业成就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
- A.简便易行、针对性强
- B.测验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 C.评分、记分容易标准化
- D.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A.典型调查
- B.重点调查
- C.抽样调查
- D.个别调查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综合
- A.自傲心理
- B.焦虑心理
- C.应付心理
- D.防卫心理
- A.观察法
- B.访问法
- C.普查法
- D.文献资料法
- A.科学性原则
- B.可行性原则
- C.促进性原则
- D.合作性原则
- A.相对评估
- B.绝对评估
- C.定性评估
- D.定量评估
- A.科学性原则
- B.可行性原则
- C.促进性原则
- D.合作性原则
- A.导向功能
- B.鉴定功能
- C.激励功能
- D.改进功能
- A.相对评估
- B.绝对评估
- C.形成性评估
- D.诊断性评估
- A.卡特尔
- B.比纳
- C.桑代克
- D.麦柯尔
- A.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会
- B.斯塔弗尔比姆
- C.比贝
- D.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