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评估和督导)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             

班主任“靠”学生能靠多久

在不少学校,班主任没日没夜地“忙”,说白了实际是在与学生“靠”:把学生看起来,使他们没有任何犯错的机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求稳怕乱”。小孩子天性好动,连下课打闹都被扣分,他们还敢干什么?更甚的是许多学校开设了活动课,学生在活动课上又敢做点什么?教室外有拿着本子检查纪律的老师随时记载学生的名字。本来轻松活泼的活动课,搞得战战兢兢。学生怕扣分,班主任更怕扣分,不得已多数班主任搞起“疲劳战术”——紧跟紧靠,寸步不离,可谓苦也。班主任累得腰酸背痛,学生却在叫苦不迭的同时也无动于衷。

这种管理的一个弊端是在学生心灵深处烙上阴影,学生没有民主意识,没有自我教育意识。这样的“人才”怎么会谈自主、创新?一辈子谨小慎微的人不可能有创造精神。从小被家长、老师看得紧紧的,管得严严的,怕犯错误。“靠”的另一弊端是把班主任“累死”,不 “靠”不行,越“靠”越离不开“靠”,班主任这根拐杖松不得手。许多老师抱怨:“学生越来越不象话,班主任不在就管不了……”真的是学生不象话了?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班级管理是否适合今天的教育?是否适应社会?是否有更好更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我想不管哪种班级管理,有一条原则是不能变的:“必须以人为本。管理是培养、是发展,管是为了不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是最重要的。没有目的和缺乏科学性的 “靠”,不是班主任的工作方式。班级管理讲究的是方法,需要的是多动脑、多思考。

你对班主任的“靠”怎么看?你对班主任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

17

作为行政监督的教育督导具有( )。

  • A.指令性、执法性、权威性
  • B.强制性、执法性、探索性
  • C.指令性、行政性、探索性
  • D.指令性、协商性、行政性
18

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只看升学率的高低,违背了设计指标体系的( )。

  • A.一致性原则
  • B.独立性原则
  • C.完备性原则
  • D.可测性原则
23

我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的考核应当做到( )。

  • A.客观、公正、准确
  • B.公开、公正、公平
  • C.合情、合理、合法
  • D.真实、科学、可行
24

确定学生质量综合评估内容时要注意( )。

  • A.导向性、系统性、针对性、激励性
  • B.个体性、系统性、针对性、激励性
  • C.差异性、导向性、系统性、针对性
  • D.个体性、差异性、导向性、系统性
27

要求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使潜在的测量要素变为外显行为特征要素的原则是( )。

  • A.一致性原则
  • B.完备性原则
  • C.可测性原则
  • D.独立性原则
28

督学对学校进行的督导活动是一种( )。

  • A.自我评估
  • B.外部评估
  • C.定量评估
  • D.定性评估
30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估产生于20世纪的( )。

  • A.20年代
  • B.30年代
  • C.50年代
  • D.60年代
31

欧美各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渊源之一是我国的( )。

  • A.科举制
  • B.察举制
  • C.伯乐制
  • D.九品中正制
34

根据教育评估的可行性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 A.教育评估可行性的根本问题是要求评估要尽可能地简单、易行
  • B.教育评估可行性的根本问题是评估的效度问题
  • C.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是相互对立的
  • D.教育评估的科学性是相对的,而可行性是绝对的
35

关于教育价值观念,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价值观念
  • B.社会存在着多元化教育价值观念,国家没有必要确定国家的教育价值观
  • C.国家教育价值观与社会多元化教育价值观是相互独立存在,互不影响、干扰
  • D.社会多元化教育价值观应在国家总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成为国家总教育价值观的有益补充
36

提出教育评估应答模式的学者是( )。

  • A.泰勒
  • B.斯塔弗尔比姆
  • C.斯克里芬
  • D.斯塔克
38

为教育评价运动直接奠定基础的是( )。

  • A.测量量表的产生
  • B.智力测验的出现
  • C.智商概念的提出
  • D.“八年研究”的成果
39

人类早期教育评估的最大特征是它的( )。

  • A.主观性
  • B.客观性
  • C.严肃性
  • D.功利性
40

教师撰写教学反思随笔的过程实际是一种( )。

  • A.诊断性评估
  • B.总结性评估
  • C.他人评估
  • D.自我评估